今天排练节目给大家叫外卖,叫了炒菜,大家排练了一会儿,觉得练的都差不多了,停下来休息,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在急切盼望着外卖的到来,老早开始,大家就饿了。
等了良久,期盼已久的外卖小哥终于来了,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我(实际是服务人员,在没有人愿意接盘的情况下来做的)欣喜地看着小哥手上的东西,然而,最期待的米饭竟没有看到。
我才意识到我竟然忘记点米饭了。
我抱歉地说着“我好像忘记点饭了”。接下来的各种声音都出现,包括和我看手机一起点菜的和付账的那位,“这种事都能做的出来?”、“有没有搞错?”“你是不是有了?”……
“嗯嗯,我有了,我有了”……
也许在平日里,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内心只会有抱歉,对于别人无心的指责并不会太在意。
但是,这次我真的放在心上,特别是那位每天对你各种不满意的领导在。
这种做多错多,做多被嫌弃多的状态似乎最近常态化。
我从前三个月开始担任单位的副主管,我以为应该做些副主管应该做的统领性的事,但由于单位的实际情况,我实际担着以前两个半人的活,在这一点上,作为一个有些干劲的年轻人来说,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随着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其中的一些问题也会呈现。作为承受巨大工作量的半个新人来说,我自己认为这种错误是正常的,无需小题大做,然而,在领导眼里并不是,分分钟可能就上纲上线,满嘴对你的都是不满意。
领导对我的要求是能摆得平具体的繁多的实际业务,也能做好他的事,虽然,有时我会想他的作用仅用于开会么?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拥有这样的能力,可我发现,我没有这样的精力,我也需要学习,需要时间。尽管如此,我仍然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毕竟能力如果能提升,对我来说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然而,尽管你很努力,从思想到行动上,但自始至终,我能听到的只有抱怨和不满,永远都是消极的信息。
单位的对比极其强烈,不干活的人被责骂的机会远远少于那些干多的人。
虽然我并不过于追求完美,但是,我不想听到外来的负面评价。
有时,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工作态度。
能力不够?做少错少?以后尽量被动一些?
但是这样,我打心里不想这样。
我陷入极其矛盾的思维漩涡。
这事让我想到扶老人事件。
可能这样比较并不妥当。
在扶老人这件事上,你不扶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谁都不能讹到你。
但是,你无法做到。
你的良心、你的道德极易让你失去“理智”,做着吃力不讨好的“冒险事”。
主流媒体是善良的,它们常常花大篇幅去宣扬社会上出现的“真、善、美”,鼓励着大家去做好事,也有越来越多的老人会去感恩,给年轻人做好事的勇气。
但是,工作上,我们不一定有这样的幸运。
那么,该如何是好?是不是消极怠工就是最妥当的选择?
小明能煲的一锅好鸡汤,总是在无形中化解你心中的一些苦恼,也许思想教育结束之后,面对实际问题,血压不免又上升,但不得不承认,他的鸡汤像中药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改良着你。
我之所以愿意听小明灌鸡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是职场老手,三十出头成为大型企业高管。我相信遇到过的难题比我多的多。
用他的话就是他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饭多,碰过的的壁比我跟家人碰面还多。
听过我像祥林嫂一样地念叨后,他给了我一句非常中肯的评价“能力有待提高,最关键的问题是脸皮太薄”。
他说他刚到公司时,犯过一个公司上只要与生产线有关系的人最害怕的错误。
公司那会急需一批物料,他负责选择能供应货物的厂家,不管是因为便于议价还是怕一家独大的考虑,他们选择厂家一定会在两个以上,那次,因为事情紧急,他想都没想快速地和一家厂家达成共识,让他供货,连给自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最后导致供应商虚报价格不说,后来还因为堵车的原因,货物送的不及时,等货物到来的时候,生产线已经停产一个小时,生产线停产,几千号工人干等着没活干,公司工资照出,产品生产相应减少。部门领导全公司被通报,当然他的大名第一次出现在那些有所有高管在内的公司全体邮件中。
在领导面前,哪里少的了一顿臭骂,全年考核不合格。
最为冤枉的事,这事本来不是由他负责,他看到接到这事的同事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他主动请缨要帮同事处理这事的。
我还记得那会他回头就跟我说他光荣地上了公司头条。
如果以前有"No zuo no die"这伟大的词,我一定会送给他。
自那次以后,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不再沉默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说得可能就是他。他将其美其名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好歹他也是领导可能记住的人了,最多就是加深印象。
就是在这种“自我麻醉”中“自我摧残”中,他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挨骂的机会,而终于,身边的骂声逐渐变少了,他的职位也越来越高了。
犯错难免,不同的身边人的容忍度难免不一样,好的管理者可能会正确鼓舞和引导,而缺乏管理艺术地可能就是最为粗鲁地责骂。但是,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待问题的态度,只能控制自己,需要拥有一张厚实的脸皮该是最好的保护膜,好的坏的都坦然面对。
犯错,有时也是幸运的,至少很多错误在无关紧要的时候发生,无需承担太大的责任,犯错,也让你更了解自己。
毕竟,犯错还是说明能力有待提高,犯错是为了更好的塑造自己。而作为想拥有更好自己的我们,在犯错中历练自己,提升自己,又何尝不算是幸事,有人在做多错多中消沉,有人在此崛起。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也只有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