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状态成长基于知识获取,心理状态则是我们接受世界的方式,当两者出现失衡时,可能会产生无法接受自己和周围人的差距。“我们可以快速接受知识的改变,但是却无法迅速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你需要的,就是等,等你的心理状态成长起来适应你的认识世界”。
你可以选择持续改变,也就是持续阅读,这样才能让你的两个世界不断自洽,而当知识的改变积累,就会使肌肉产生动力,由此你在行动上就会做出改变。
“和伙伴慢慢地越走越远这件事情,的确错在你,因为你选择了独自成长;也的确错在他们,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和你一起成长。不能够一起成长的朋友,注定会在路途中被一方抛弃。”
2、我其实阅读很少,但是也有有意识地阅读一些,自己常常喜欢买很多书,听这里推荐听那里推荐,就赶紧加入购物车,生怕错过了好书,一有钱就一股脑都买下来,但是真正拿到手中,最兴奋的就是拆开包装的那一刻,但是当翻开内容要认真花时间来阅读时,便又觉得压力山大,看不进去,于是书越积越多,也越来越不想看,又在心里责怪自己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认为自己很没文化。
后来遇到了一本《怪诞行为学》,竟然让我觉得就算不娱乐也要看,因为里面给我很大感触,自此喜欢上了这种颠覆自己想法,触发新的思考的“绝妙”的书。这样的书高中也遇到过一本,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虽然厚厚一本,当时买来恐怕也只是为了装文艺,想着学累了随手翻一翻,反正也是杂文集,却没想到越看越有趣,有时候甚至不舍得看完,看到最后还想再看一遍,这是很难得的,因为我看东西的宗旨一向是从来不看第二遍,因为会觉得索然无味。
这两本书对我的触动都是很大的,那种彻底被颠覆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感觉很爽,仿佛触到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时候我才开始思考,我自己到底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并不是所有大家推荐的好书,我都是感兴趣的,对我来说都是感触深的喜欢看的,这恐怕才是我一直难以坚持阅读习惯的原因。
但是后来又觉得,慢慢随着时间变化,之前曾有过深刻感悟的内容,再过那么久回过头来看,再看一遍就感受不到那种拍案惊奇的感觉了,有点遗憾,毕竟那样的好感觉确实不多得。这次看到《高效学习之道》作者的建议,无论多好看的书,就看一遍,把那些让你拍案惊奇的内容当下就反复消受,毕竟这种感受可不多得。
“读书真正重要的是它在第一时刻所带给你的那种感受和所激发的那些思考”,“有趣和享受”。“一本好书的标准在于第一次给的感受强度足够大,即震撼,它能引发你密集的思考”“读书的意义就在于充实自己的头脑,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力量,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为什么一定要记住才算得上有意义呢?”
3、阅读有什么用呢?“阅读能让现在的你提前成为未来的你”。在阅读时常会触发你的感想,从而你会对其进行思考,甚至会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联想到以后的自己,并为自己规划出一条道路和一套标准,可以让理想的你在现实成真。或许不是所有的阅读引发的你的触动都是那么的值得去行动,所以我不认为一定要在放下书本后,按照着自己想好的路线坚定地执行,因为那是那时你在当时阅读的情景中的想法,可是拿去书本创造的滤镜,它又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可操作性呢?热血沸腾会给你提供一个想象和思考的契机,但是却很难让你一步步达到理想的目标,那是因为它只让你考虑到了一个因素,也就是你当时阅读时掌握的那个因素,但现实是多变的复杂的,你也不一定就是书中所描述的那种类型的人。比如书中/文章中就强调坚持一个习惯和目标去努力,每天保持细心的习惯,谁都知道它做到极致肯定有好处,但是很少有人真能做到。特别是对于和达到成功相关的,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呈现的观点也不过是一个人的观点,甚至可能提出来也别有用心,就算是真正相信,那也不一定就是成功的原因,简单的归因是无法呈现整个过程的全态的,这也是为什么读史最好自己去读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是,每个人也不一定就是那种能够单纯坚持的性格,有多少人会简单因为一个感触而把里面提到的东西贯彻执行到底?这样的人是可贵的,但是并不能让每个人都这样,因为如果这种性格特点在一些不那么正面的事情上发挥,比如信邪教,将会是灭顶之灾,而现实也是,很少会有这样的人,大家都是有自己判断的,放下那些空想或许是因为在现实中碰壁,或许是发现在更细化地做成任务行不通,或许是自己的确没有那样的自控力,总有原因。所以我并没有说不要去坚持好的想法,而是不要把随意触动的想象当作是多么重要不得了不能错过的事情,你只需要着眼于现实,然后结合你所有的经验,权衡好给自己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大目标,并一步步向前走,这就很好。
这个全过程其实也告诉我们,阅读是有用的,当你沉浸其中时,慢慢的,它会转化为行动,可能是在你不自觉的时候,但你早已因为阅读想了别人所没想,看了别人所没看,因此也能行动别人所没行动,这就是它有用之处。
但也不要过分夸大阅读的作用,像“书呆子”一般,而失去了自己的灵性。“读书读成痞也好,读成精也好,甚至如果感到不合心意索性丢下不读也好,就是绝不要因为读书而失去了灵性”。
为什么读书会让人失去灵性呢?因为书本归根结底是别人的思想,你阅读也是按着别人想好的道路行进,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更希望看书,而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复习书本知识,因为大脑更偏向于更轻松的东西。当然,饿过你在阅读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不断比对、拓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阅读也绝对不轻松,但可能会很享受,因为很刺激很有挑战,这样才能不失去灵性。过分夸大阅读的作用,每天只知道捧着书本来看,只是让自己的大脑被各种信息充斥,对提升没有任何裨益。“久受外力的弹簧最终会失去弹性,同样,如果我们的头脑不断地受到他人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自己的活力。”
我们可以通过借用“邓巴数字”的逻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参照值。从一个人只能维持150名社交好友(上限)和20名深度交往好友,到一个人也只能选择和专注于有限类型的书本,重点在于“以人为本”,即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你选定的必定是和当下你的需求紧密相关的”,类似于你的社交关系也是有目的的,比如父母关系追求亲情永固,同事关系追求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