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的书桌前,是一个黑板,黑板上就写着标题这句话。
这句话写了有几个月了吧,我越看越觉得说得太对了。
人总是低估长期的变化,而高估短期的变化。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是2016年3月份结束创业,重新回到职场。那时候,我起步真是可以说一无所有。和班上的其他同学相比,那时整整三十岁,几乎没有存款,无房无车。上班、创业这几年,几乎一无所有。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算是很落魄的。
现在,三年过去了,生活的境地当然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到2016年,那时候如果要我做三年规划,我就算胆子再大,也无法预测现在能有这么巨大的改变。
而这三年,我有全力以赴吗?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呢?有,太多了。我几乎可以说,有一半的时间,我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都是虚度的。
但是,就算这种松松散散的努力,我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什么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原因就在于,虽然一直存在诸多缺点,有一点我还是执行了的,那就是竭尽全力买房子。只要有钱,只要能融资,就去买房子。
一年复一年,当时都不觉得。但几年下来,发现还是有了一些成果了。
虽然现在仍有点焦虑,但和2016、2017相比,好多了。因为,已经清清楚楚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并切实取得了一些成果。就算出现什么意外,怎么应对还是很清楚的。
看,三年光阴,就能带来这么巨大的变化。那如果我们目光更加长远一点,五年,十年呢?未来谁能预料?
我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总是想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我认为,任何危机,都不是突然降临的。在这之前,一定有无数征兆,有无数细节提醒你,事情已经不一样了。
但你是否接收到这些信号,并为之做出改变呢?
中年危机这个话题,近几年一直持续不衰。这说明,大部分人其实对危机并非没有意识,对可能到来的危险境地,是有一定感知的。
但是,你做了什么来应对呢?我注意到很多人,焦虑一如既往,行动没有任何变化。
天天碎片时间学习,各种知识付费买了一大堆。
有用吗?除了浪费一堆钱,基本没用。
花钱是最简单的,但没有用。行动起来,才能一点点把幻想变成现实。
“任何事,早谋划十年,就都不是事”。我很喜欢这句话。
人不能像猪一样,浑浑噩噩,混吃等死,等到被杀的那一天,才发出“嗷”的一声。
既然已经预知危机,就要早做准备。要付之行动,播下种子,用时间去浇灌。用十年耐心,等待满满收获。
时间从哪里来?上班这么忙,996,669.
真的没有时间了吗?——未必。
我看过一篇文章,讲一个资质普通的人如何考G考T获得美国一流大学奖学金成功出国的故事。
里面有句话,深得我心:
“你上厕所的时候,只是单纯上厕所吗?这么宝贵的时间,为什么不用来策划你的 PS结构?你走在路上时候,为什么不想想怎么挖掘你的闪光点?你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你的 dreamschool的专业设置需要什么品质的 PS?”
是啊。你有时间刷朋友圈,有时间跟各种八卦,有时间看电影。为什么当要你为了梦想之事投入时间,就没有时间了?
时间从来都是挤出来的。这句话老生常谈了,但事实确实如此。
最近我养成一个挺好的习惯:每天不管几点睡觉,早上六点必然起床。
这很难做到。人总是有惰性,就算意志坚定之人,早晨困倦之时,单靠意志力,也很难准点起床。
我怎么做到呢?我不靠意志,我靠闹钟。
但是,靠闹钟也不行啊。就算定几个闹钟,睡眼朦胧起来,然后把所有闹钟都关掉,然后爬上床继续睡——这种事每个人都干过吧。
本质上,这还是靠意志。
我又发明了一个办法。我买了好几把锁,就是那种锁行李箱的小锁。找了几个塑料盒子,把手机定好闹钟,放进去。然后,用小锁把盒子锁上。
最关键的步骤:把钥匙放在屋外,放在自己不好获得的地方。
这样,早上被五六个闹钟轰炸,时间长达半小时。这样不得不起床,这时候当然特别想把闹钟关掉。可惜,做不到:钥匙在屋外。要关掉,就得穿戴整齐,出门寻钥匙。
这样折腾下来,就轻轻松松实现了起床的目的。多好!
你看,如果每天坚持早上6点起床,那么每天至少可以获得一个小时吧。再忙的工作,也不要求你六点起床吧。
每天一个小时,一周多少,一年,十年呢?白天的时候再节约出一个小时,这样再难的事,用时间去浇灌,也不是遥不可及了吧。
这句话再重复一遍:
任何事,
早谋划十年,
就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