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朋友跟我说, 她的儿子今年9岁了,脾气非常不好,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当父母的还不能说他,稍微说两句孩子就会非常生气,然后跟她们怄气。跟他讲道理也讲不通,有时气不过就打他,结果越打他越倔,一点不服软,真是让人头疼。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养育中最大的无奈和困扰,莫过于孩子种种“不合理”、“不应该”、“没必要”的坏脾气。其实情绪的产生,是一种本能反应,关键在于通过有意识调节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来调控可能产生的行为。
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对于低龄的孩子而言,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会产生生气、愤怒、难过等负面情绪,而因为不知道如何更合理地发泄,因此往往也会基于本能用哭闹来发泄。
即使是少年儿童,当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时候,由于在生活中没有积累足情绪管理的方法,会自然地通过大喊大叫或破坏行为去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惯有的一种习惯而去容忍。
除此之外,哭也是人类发泄情绪的一个基本方式之一,比如生气、痛苦、难过、伤心等情绪的表达,通常都伴随着哭,成人大都如此,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孩子脾气暴躁的共性:
1.脾气暴躁孩子有其年龄特征:
一般来说,2岁、7岁、青春期前这三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脾气大。两周岁左右的宝宝普遍存在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和小朋友闹别扭就挥起小拳头。
俗话说“七八岁讨狗嫌”,在孩子长到七八岁时,爸爸妈妈又会发现这坏脾气抬头了。其实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是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他喜欢到处拆卸破坏,近乎偏执地刨根问底,只是源于他内心强烈的求知欲。
青春期的孩子爱发脾气,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脑主管情绪的区域发育还不成熟,对情绪的控制力差;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发脾气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声喊,比好好说话更能传达自己的意思。
2.成长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孩子脾气的好与赖,与其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温顺、平和、忍耐等好脾气,往往同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以及良好的教养有密切的联系。
另外,如果父母的性格较暴躁、易怒,经常发生家庭战争,这些会给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伤害,会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像父母一样在遇到困难、处理问题时采用简单暴力的方法。
提醒: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错觉,心理学家将它称为宣泄的错觉。
简单地说,它是指我们许多人都认为,脾气发完了,就没事了。不仅孩子们会这样认为,妈妈们也有同样的错误想法。比如妈妈们对丈夫不满时要骂丈夫,对孩子生气时要打孩子,就是宣泄的错觉在作怪。
3.缺少理性爱的孩子脾气也大:
在情感上感到饥饿的孩子脾气大。暴躁、倔犟、怪癖、任性等坏脾气,则常常与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得不到家庭温暖、父母的要求过于严厉有关。
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关注不够,社交经验欠缺,因此与他人沟通能力比较弱,明明是想和同伴表示友好,却不知怎么表达。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类孩子甚至会故意做出一些表现异常现象,像咬人、打人、撒谎、哭闹等行为。因此,有攻击力倾向的孩子并不一定都是个性强悍的,反而是因为内心比较脆弱,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罢了。
了解这些原因后,家长就会对孩子的坏脾气抱有更多的同理心,而不是孩子一发脾气就大加训斥、或者是烦躁不安,恨不得孩子马上闭嘴。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淡定接纳孩子的一切表现,孩子越闹,你越冷静,同时树立及早矫正的意识。
提醒父母,在纠正孩子暴脾气的时候切不可盲目,应尽量采取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
处理孩子发脾气哭闹的基本步骤:
1.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
2.告诉孩子你很理解他。
3.引导孩子用更合理的方式去发泄情绪。发泄的基本原则是“不伤身不伤财”(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的“身”和“财”)。
4.等孩子情绪平息后,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5.教会孩子用语言来表达需求和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情绪比较剧烈、个性特别执拗的孩子,上面5个步骤中的前4个步骤通常可能需要循环重复几次甚至更多次,需要足够的时间,孩子才能逐步平静下来。这个时候就像一场艰苦的拉锯战,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与对孩子的信心,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不同年龄的孩子发脾气哭闹时要区别对待。
2岁前:安抚,转移注意力,配合非语言帮助孩子理解;
2-6岁:温柔地坚持,适当延迟满足、变通满足;
6-10岁:除了温柔地坚持,还可适当采用更直接的冷处理方式。
青春期:不指责孩子,待他情绪平复后告知正确表达不满情绪的方法。
除了以上讲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父母可以结合孩子年龄,配合一些适宜的故事、生活场景讲解,来让孩子逐步认知和理解情绪,学会表达情绪,学会合理地发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除此之外,还可在平时家庭教育中关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孩子做事的灵活
当孩子娱乐生活休闲时,不要“固定”一种方式、方法和模样,要从小尽量使其“多样化”,任其有挑选的余地。这种调节能力越好,其灵活性也就越好。当孩子的兴趣增加了,对困难和问题的处理态度也灵活了,他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减轻。
2.孩子好发脾气是后生的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模仿对象,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发脾气。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有的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3.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孩子兴趣学习有其适宜期。因此,兴趣的培养不要过早,也不宜过晚。另外,孩子的兴趣特别容易转移,不要只根据父母的意见来决定,而应当听听专业人员和孩子本人的意见。
4.找出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
了解孩子爱发脾气是因为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还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的能力,家长可以有意识学习情绪管理方面知识。
5.平时多与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父母可以多方了解孩子同龄人的学习生活状态,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父母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6.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强化他这种行为
家人是一味袒护他,还是教导他?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就会闹得更凶。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
建议:父母可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勤奋爱劳动的习惯,生活中给孩子带去更多的快乐。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自制能力,只不过有的孩子需要更多一点时间。这种能力,需要父母用“最深的爱、最温暖的接纳、最温柔的坚持”才能逐步唤醒。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家长的底线,学会遵守规则并放弃这种乱发脾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