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剧《隐秘的角落》大火,太烧脑了,大家纷纷投出“细思极恐”的弹幕。
网上一度传出年度“诅咒”名单:
张东升带你去爬山,
普普给你唱小白船,
朱永平带你去游泳,
周春红给你喝牛奶,
马主任给你剥橘子,
王立带你去水产厂,
王瑶给你念广播,
严良带你去要钱,
朱朝阳把你写进日记里。
话说朱朝阳,从表面看那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贪玩不打游戏,考试永远第一,听妈妈的话,一个人在家会照顾自己……
“懂事”就是他的标签。
然而,剧情结尾,朱朝阳在经历了目睹杀人、妹妹坠楼、继母寻仇、母亲被辱、绑架逼供、父亲惨死、被困逃脱等一系列事情之后,还能淡定的、面露微笑的安慰妈妈。这就反常了,反常到朝阳妈妈也觉得不可思议、细思极恐吧。
02
孩子黑化,谁是罪魁祸首?
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家长。
虽然我们成长陪伴师觉得,没有一个父母是故意要把孩子教育坏的,朱朝阳的问题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的父母,但是毕竟朝阳妈妈很多错误的行为造成了孩子内心的伤害,而“黑化”就像一场积怨已久的爆发。
错误一:封杀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
朝阳妈妈: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交朋友是进入社会以后要做的事
在剧的开篇有这样一个场景,家长会后老师找朝阳妈妈单独聊起朝阳的不合群,她却说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学生就应该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交朋友是进入社会后要做的事。拥有这种教育观念的妈妈,也难怪朝阳会和同学们玩不到一起,甚至受到同学们的排挤了。
其实,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社交情感的需求,这已经纳入到幼儿园教育的必要目标了。良好的社交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是非常大的,就像成年人也需要朋友一样,人类都是群居动物,孩子也需要有朋友的陪伴。
即使父母可以时刻地陪在孩子身边,但是朋友给孩子带来的感觉又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限制孩子的社交需求,就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学会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变得越来越内向,以后可能会变的孤僻,自卑,甚至抑郁。未来走向社会,他们也不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中很难交到朋友,工作上很难与人合作。
错误二:把自己的怨念灌输给孩子。
朝阳妈妈:当初是你爸爸抛弃咱们母子……
如果大家已经看过这部剧,其中有个镜头相信你一定不会忘记。当妈妈以为朝阳是为了配合爸爸而向警察撒谎时,再一次说起“当初是你爸抛弃咱们母子…”一向在妈妈面前表现乖巧的朝阳竟然直视着妈妈说他什么都记得,是妈妈逼着爸爸签离婚协议的…此时的妈妈顿时哑口无言。
是的,别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记得,他都记得,并且有自己的判断。
如果为人父母总是把自以为是的怨念强加给孩子,可能你每一次的提及对他的认知都是一次冲击,长此以往他不但不能理解你和你站在同一战线,反倒心生厌烦。
才女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因在林家很不受宠让她心生怨恨,不停地诅咒。林徽因就整日在母亲的自怨自艾、郁郁寡欢中寻求生存的夹缝。林徽因曾这样说:
“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真希望我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母亲“近乎无事的悲哀”折磨了林徽因的一生。
想要的就积极争取,不想做的就直接拒绝,不满的地方就勇敢表达,这才是父母给孩子展示生活态度。碎碎念,唠唠叨,没有任何用处。
错误三:做我认为“应该”的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
朝阳妈妈:牛奶,有那么烫吗?我喝着正好。
这部剧里朝阳妈妈的控制欲也可以说是非常强了。自以为对孩子好的她一直对朝阳隐瞒恋情,却不料在景区广播室公开时却正好被朝阳听到,或许是对孩子的愧疚感攀升而一定要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爱,所以就有了明明很烫的牛奶,却一定要逼迫孩子快点喝下去的闹剧。
细思,这段情节其实根本不是该不该喝牛奶的问题,而是大人的情绪要让孩子接住。本来朝阳妈妈是心怀愧疚的,她希望看到孩子对她的理解、体贴、支持,而这些情绪必须表现在“喝牛奶”的态度上。
其实,在白天,大人和孩子都经历了一些严重影响情绪的事情,而家长往往不觉得这些事情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也就忽略了探查孩子内心承受了什么。
错误四:严于管控疏于陪伴。
朝阳妈妈:花钱可以必须记账;电话只查岗不聊天;不在家就留吃的;即使在家,也是各忙各的不沟通……
细心的人儿一定已经觉察到了,妈妈和朝阳的对话好像一直是冷冰冰的,交待孩子好好吃饭好好记账好好学习,明明是关心却感受不到感情温度。住在景区的时候也就算了,就算在家里两人也很少交谈,整部剧都没有出现两人开开心心做一件事的场景,还不如和爸爸偶尔在一起时朝阳出现的笑容多。
陪伴,其实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家庭美育的重要方法。
陪伴也并不是一定要求家长必须守在孩子身边,而是要建立起“在一起”的感觉。
失去了陪伴,孩子其实已经“失控”了,孩子或者“叛逆”或者“懂事”,但终究已经跟家长有了隔阂。当亲密关系受到伤害,孩子就失去了健康、快乐、美好的童年,而他这一生都可能要为“弥补童年的缺憾”而行事,这就是观众们每天在讨论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你的现在就是孩子长大后的“原生家庭”。
03
4~9岁孩子不可错过的家庭美育
1、为什么是“不可错过”?
知识、技能甚至体力,在孩子长大后都还有一定的方式去补充,甚至能活到老学到老。
但是情绪、性格、人格的成长,是一个随着时间逐渐推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每个阶段心理情感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都十分重要。
2、为什么是家庭美育?
家庭,要做学校的补充,而不是复制品。
美育,在于影响孩子的思想和心灵,而不是技能。
艺术的价值是疗愈的力量,它能让孩子获得能治愈一生的童年。
比如:梵高--因为从小一家人就经常在津德尔特周围地区散步,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色给梵高上了美学的第一堂课,虽然他27岁才正式决定做一名画家,但是绘画的习惯一直从小陪伴着他,也治愈着他。
丨丨 出品:赫迩门(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丨丨编辑:吴大倩
丨丨 图片:网络
“ “朝阳妈妈喂你喝牛奶”登上“诅咒”名单,事出有因。”,大家都了解了吧。
关于“家庭美育”,各位读者朋友还有什么想法,【成长乐园】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