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就想当班主任》笔记:不是所有的学生问题都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就像癌症,班主任要拿出对待癌症病人的极端耐心和坚定信念,这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拉锯战,来来回回好多年,最后的结局也许出人意料的美好,也许就撒手人寰,只要尽心尽力了就好。而大量也许能够解决的病,基本都是慢性病。遗憾的是很多人想要通过急性病的方式来治疗慢性病,这是真的不行的。
范老师的事例中我想到了我对待学生的方法:这学期新接手四年级的新班,经过两三天的相处就发现班里有个跳皮捣蛋的孩子,课后服务时间,一一邀请他们谈话,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是第一次有老师邀请他们面对面坐下来聊天,他们一个个又不好意思,扭捏地坐下,东张西望,有些拘束,没有了捣蛋时的硝张气息,坐位上的其他孩子又满好奇的眼神望向我们,谈话内容就是些家长里短,兴趣爱好,生活碎事儿,虽然一波操作下来,跳皮捣蛋的几个人没变多少,然而,一学期下来,变化却很大,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孩子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锁事,替老师管班里的事儿,虽然还有事情发生,但挑战教师底线的事儿少了,坐下来,谈一谈真的有效果,孩子能明白你对他关心。
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尽力而为,鼓励鞭策惩罚十八般武艺全用上,能教育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同时老师教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家长能接受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老师不要高估自己的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的复印机,家庭教育出问题,孩子就会出问题。学校代替不了家庭,老师代替不了家长。就像有些病症是世界难题一样,教育中有很多问题也是如此。有些问题要自己去思考琢磨,而不是等米下锅;有些问题需要自己一次次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实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孔子说要因材施教;我们老师自己每一个人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也要寻找到那个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复制。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历练,才能成就最好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