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刚开始就感觉不太好,周围都是通知小区全员核酸的消息,果然这边第二天被通知静默,要到周六才能正常出行,能自由出门散步的时光也显得很美好。瞧!多好的秋。
酒店大门也都自觉关上了,不允许出行,今天上午酒店店长亲自出门屯菜,隔壁街菜市场一条街都已经被铁皮焊上了,跑了好几个街区才买到菜,大葱、山药这些日常菜品都是十几斤的采买,极具北方买菜的特色。
这次采购的食材大约是一星期的份量,堆满了酒店后厨的空地。突然对买菜这个行为有了很深刻的感受,虽然买菜的人并不是最后在后厨做饭的人,买菜这个行为也是一种管理思维的体现,买菜之人要考虑好这些菜最后谁会和谁一组一起配合做,什么菜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大料、小料,一天三顿大概要做些什么菜品,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买那些菜可以保证蔬菜的新鲜度……做菜只是一个流水线的实施过程,买菜才是一个统筹全局的管理行为。
后厨的2位厨师因为疫情的缘故被隔离在小区无法出门,住在酒店做扫撒的杨阿姨也被挪作厨师暂用,阿姨整天都在厨房忙活着,已经2天没有来得及到每一个客房进行打扫的例常询问了。
一旦吃饭的人多了,做饭也成了体力活儿,从厨房地面的清洗、打扫,案台的清洁、擦放,菜品的准备、配菜的准备、做菜的时间安排,主食的准备……一系列的流程下来,其实做饭是个很辛苦的体力活。
一旦吃饭的人多了,做饭也成了体力活儿,从厨房地面的清洗、打扫,案台的清洁、擦放,菜品的准备、配菜的准备、做菜的时间安排,主食的准备……一系列的流程下来,其实做饭是个很辛苦的体力活。
考虑到天气也冷、我们人也挺多,所以决定用河北特色大锅菜配面饼做午餐。
揉面是杨阿姨的拿手活儿,作为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她主要负责揉面给大伙摊饼做主食。面粉在杨阿姨的手上那是相当听话。
揉面是杨阿姨的拿手活儿,作为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她主要负责揉面给大伙摊饼做主食。面粉在杨阿姨的手上那是相当听话。她一边揉面、一边擀面,一边烙饼,时间安排很紧凑,啥也没耽误,一早上的忙活成果也相当优秀,面饼一看就特别有食欲。
酒店入住的旅客不多,也就我们这一行差不多10个人的旅客,都是出门在外,生活不易,在酒店借住,现在还不方便吃饭,也只能在酒店借吃,所以大伙儿也都自觉去酒店后厨帮忙。
李哥亲手做的大锅菜,大锅菜的配菜包括豆腐、平菇、猪肉、红薯粉、大白菜、大葱……做了两锅,冬天热乎乎的,大伙一起吃,这种感觉就像过年一样。每个吃饭的人都很开心。
酒店的住客本身就是匆匆行难,很少会去关注一个酒店的后厨在干什么,更不会亲自下场撸着袖子帮忙准备,更遑论和一群陌生人一起热火朝天的在酒店后厨做饭、吃饭。这个场面很难遇到,困囿在疫情的大环境下,这种美好的体验值得长留心间。
最后放上杨阿姨的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