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日更164天
(弘扬国粹也被锁,真的是无语了)
每天下午的时间,对我和先生来说,常常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收看央视11频道播出的整场戏曲,其中,又以京剧为多。
对戏剧的喜爱得益于wg时流行的京剧yb戏。那时候文化生活缺乏,广播里每天反复播送的都是样板戏唱段,时间长了,便对戏曲有了兴趣。
改革开放后,各种艺术形式如百花争艳,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欣赏了一圈,还是对京剧情有独钟,看来一个人对艺术的鉴赏口味也如同食味一样,需要从小培养。
看戏与看电视剧或电影又有不同。看电视剧或电影,多以了解剧中的故事情节为主,但看戏剧则以看行当,看唱功武功,及服装扮相为主。一部保留剧目,剧情早已烂熟于心,仍要反复观看,可谓百看不厌,那就是被行当和功夫所吸引,就拿下午播出的«杨门女将»来说,也是如此。
最早看过的戏曲电影«杨门女将»,拍摄于上世纪的60年代初,由京剧名家工旦角杨秋玲扮演剧中的穆桂英形象。她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细腻传神,武打干净利落,深受戏迷的喜爱。特别是“风萧萧,雾漫漫星光惨淡”等优美而刚健的唱段,早已成为京剧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段。
穆桂英:
风萧萧雾漫漫星光惨淡,
人呐喊,胡笳喧,
山鸣谷动,杀声震天。
一路行来天色晚,
不觉得月上东山。
风吹惊沙扑人面,
雾迷衰草不着边。
披荆斩棘东南走,
石崩谷陷马不前。
挥鞭纵马过断涧,
山高万仞入云端。
……,……。
央视播出的京剧«杨门女将»,老旦行当的佘太君由张兰扮演,青衣穆桂英由董圆圆扮演。说实话,张兰扮演的佘太君与六十年代电影中的佘太君, 在我非专业的印象里难分伯仲,董圆圆扮演的穆桂英扮相和武功都不错,音域较之杨秋玲似乎单薄了一些。
«杨门女将»的剧情,用今天的话来说,可谓正能量爆表。杨家四代戍边卫国,男人们都先后战死沙场,当边关再度吃紧,朝中百官无人愿领兵出征,当朝廷无奈,欲与入侵者进行议和之时,百岁老太君一马当先,亲自挂帅,率家中儿媳女儿孙媳各位女将悉数出战迎敌,用智勇将敌人一举全歼,大获全胜,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我喜欢看这样正能量的剧目,觉得特别提气。特别喜欢听佘老太君怒斥投降议和派王大人的一段唱腔,真个是痛快淋漓:
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
王大人且慎言,
莫乱猜我忠良之心。
自杨家统兵马身膺重任,
为社稷称得起忠烈一门。
恨辽邦打战表兴兵犯境,
杨家将请长缨慷慨出征。
众儿郎齐奋勇冲锋陷阵,
老令公提金刀勇冠三军。
父子们忠心赤胆为国效命,
金沙滩拼死战鬼泣神惊。
众儿郎壮志未酬疆场饮恨,
洒碧血染黄沙浩气长存。
……
在接下来的大段唱腔里,佘老太君历数了杨家将两代父子,精忠报国,战死沙场的英雄事迹 ,表现出杨家一门忠烈,老太君大格局,大胸怀的家国情怀。
主战派与投降派,爱国者与卖国者,三观不同,格局自然也不同。那位主张议和的王大人,一开口,便露了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为了报私仇,报家仇。
与这种人,怎能说得通?
当然,也非常喜欢穆桂英的形象。在剧中,她不仅仅是巾帼英雄,更是贤惠的妻子,砥犊的母亲。“寿堂”一场,她“簪翠钿,换红妆、去厨下、进寿堂,传杯摆盏内外忙”,把一位女英雄柔美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整场戏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包含了大喜大悲、大忠大义。从“寿堂”的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到“灵堂”的国仇家恨、悲愤交加,大起大落的情节起伏,大喜大悲的情绪转变,展现了杨家一门忠烈的风骨和为国尽忠的气魄。这是舞台剧中的精品,是最容易吸引观众,进而起到感染教化作用的,即所谓的寓教于乐。
《杨门女将》整场戏阵容强大,有文有武,包含了生旦净丑各个行当;脸谱勾画、服装装扮、唱念做打,无一不精,无一不美。
我与先生边看边评论,可谓夹叙夹议。听到熟悉的唱段还忍不住跟着哼哼两句,国粹的魅力真不一般。难怪孙子小熊一经接触京剧,便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