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
于万年之中的时间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刚巧赶上了,也没有别的话可说。
唯有轻轻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呀?”——张爱玲
(一)她
有人说她是女人中的极品,有人说她的爱情小说是中国现代爱情小说中的经典。她犀利的见解、越轨的笔致,在华丽中夹带中国四十年代颓废的如魅文字,像一枚闪着银光的针,在穿越了一个世纪的时光里,依然能看到她极致的描写里繁华中的堕落,无缘由的错过---她的文学同她的人一样,也依旧在一个世纪后裹着神秘莫测的光环,让我们怀念、阅读,一遍又一遍。
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这个我行我素的女子笃定不移的女子。她就是在1942年悄然崛起并红遍中国及至世界文坛的张爱玲。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她出身名门闺秀。1942年她开始了写作生涯,成为40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她最为擅长的是心里分析。1952年她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国,后死于公寓。
用一代新世纪青年人的眼睛看待张和她传奇的一生,你会发现,过了多年之后,那种风格仿若清晰依旧。能够看到她孤高的华丽背影,在转身的刹那成了不再凋零的花。从艳丽到纯真,冷冶到甜美,她仿佛从不曾老去。沧海桑田,岁月铅华,洗不去的是她无人能及的华丽。
先天赋予的才能及后天的努力,再混合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的色彩铸就了一个光鲜艳丽,史无前例,独一无二的她——张爱玲。
(二)家庭
张爱玲生于一个封建家庭里,到父亲这一代家道开始中落。她的父亲是一遗少,后于她的母亲离婚,娶了另一个女人。母亲则是个具有新思想的女子,离婚之后与张爱玲的姑姑一道出国留学。她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在她的文章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从此,父亲的封建没落思想与母亲新思想像二颗扎鹰的尖锐的钻石,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开始了激烈的碰撞。也因此,她的文笔表现出了一种矛盾的美,并在她的《心经》里发挥的淋漓尽致。她对音乐、绘画文字极有天赋,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她很小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后来同母亲出国。七岁的时候,她就在写作的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读张爱玲的书,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特点。那就是她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等等。她们之中,有钱的是死守着,没钱的是拼死挣钱的,总之是不能穷的。在所有文章里呈现的一切,无不牵动着作者心里的影子。我们称以文为生的人为作家,在作家的成份了,那家就是代表了潜意识的自己。
有人说张爱玲的文字中带着颓废和无限的感伤。其实也并不完全这样。因为那感伤里也总在不定向的哪一点不经意的撒了希望的种子。如果说张的忧郁与感伤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的产物,那么我坚信上海是孕育这种情感最佳的温床。
提及上海,现在的我们一定会想到黄埔大桥、东方明珠、霓虹灯闪烁的不夜城、浦东新区---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上海的交际花,绵长而拥挤却依然有序的没落大家庭,还有马永贞、许文强式的英雄们。的确,上海自古以来都没有断过它泣魂断肠的故事,这是个在厮杀予夺地盘,在柔情与暴力,萎靡与动荡中屹立的城市。在张爱玲的笔下,会再次加深你对旧上海的认识,包括每一个弄堂,每一座公寓,甚至每一个人。街是狭长的,公寓是神秘的,人是小气的。然而这些却丝毫不减你对这个旧城市的向往和美丽的想象。也因此,分不清是张爱玲描绘出了上海,还是上海成就了张爱玲。
(三)五安忆与张爱玲
有人说,五安忆像极了张爱玲。你读五安忆的《长恨歌》就像回到了张爱玲的作品里。我毫不质疑的相信,她们的文风的确很相近,但绝对不相同。如果要将她二人分个高低,我一定会告诉你:时代不同,人也不同。张爱玲的影响力是五安忆无法企及的。五安忆的影响力张爱玲也无法触及。所以说二个世界,给了她们最美最好的无法比较的证明。
张爱玲描写的弄堂是阴暗,狭长、拥挤的;而五安忆则说上海是弄堂是感性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而相同的则是那股油烟气。就从弄堂的描写上来看,也可以分辨出二者的写作情调的不同。一暗一明,或明融暗合,让读者们在不同的年代里,嗅出上海那股于大之中渐变的味道。五安忆是以俯瞰的姿态看整个上海,而张爱玲则以一个灵幽般的女子穿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各人有各人的妙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质,各人有各人的美丽。
( 四)凄美凋零的爱情
写张爱玲,读张爱玲,评论张爱玲,绝对不可能忽略她刻骨铭心的爱情。张爱玲之于胡兰成,真应了她说过的那句话: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胡兰成何许人也?他是国民党的御用文人,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一个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她遇见了他,爱上了,倾其所有,爱的专注,爱的热烈,爱的倾城,可他却负了她——这个原本孤傲清高.特行独立的清醒女子。
爱情也许是盲目的。但她毕竟是个特行独立的女人。她爱的轰轰烈烈,终当所期望的爱情无望时,她毅然抽身而退。爱是真的,离的也彻底。她说: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至于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有人评论她的这一做法说:如果不是太恨的爱情随风而去,太恨太伤就不行,得让世人知道并监督,一刀两断,再无干系,这要写勇气。
我佩服她对待爱情的态度和做法。爱得热烈,断的彻底;爱得坦荡,离的决绝。张用她的后半生证实了她说过的话,她没有寻短见,没有爱上别人,她在无声和文字中凋零。之于她的死,没有让我感到悲痛,虽然她除了文字什么都不曾留下。她在我的心里或者广大读者的心里,我想,她一直是活着的张爱玲,年轻着的张爱玲。她像极了樱花,开的奔放热情,就算凋零也是落英缤纷,美到让人掉眼泪的。
她爱的不悔,因为她说过:遇见你,我变的很低很低,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里是欢喜的,并在那里开出一朵话来。
张爱玲的爱情,是一个欣喜的悲剧。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不乏时代社会大背景的冲击,更深的是中国女人对自己爱情权力的自主掌握。这是 一个 很 里了不起的 进步。如果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么张爱玲输了爱情却赢了她自己。不伤心是假的,但那份如行云流水的特质是任谁也修不来的。
(五) 她文字里的主角
我想作家是类似与导演的,只是形式上的差别。如此算来,张爱玲是文字里最美的导演。我们不防拿几篇最为经典的作品来分析。
如《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年轻漂亮却是个 寡妇,回到娘家,哥嫂嫌弃,就连母亲也不大在意。后来,遇见自己的爱情(其实她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爱情),本是无着无落的。却巧因香港发生了战事,而成就了她所期待的生活。至于以后流苏会怎样的生活,张不知道,我们当然亦不晓得,这是张的悬念,也让我们心灵上拥有一个完美的期许。
又如《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大概是张笔下最为悲惨的女人。她是封建枷锁下的牺牲品,她又用同样的手段毁了儿女的幸福,让人气愤却不得不无奈。这是张的厉害之处,我们气愤到无法用谚语评判。只有激愤拍桌的分。
再如《半生缘》里的曼桢和世钧,来来回回那么多年,还是错过了。想嫁的那个人没嫁到,想娶的那个人没娶到,完完全全嫁了没想过的那个人,娶了那个不想娶的人。张用文字嫁接了现实,生活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不是我们想得到谁就能得到谁,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文字里的张爱玲是不相信爱情的。
第一次读她的作品的时候,曾在日记里写下这些话:张爱玲,这个用 文字挥洒生命的女子,她在文字里穿梭迂回,是理智的.冷僻的,但遇到了爱情,她便是玻璃杯里的水了。其实又有哪一个女孩不是呢?
陈影流年,你渐行渐远,披着华丽寂寞的外衣---年轻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