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句话的解释多有不同意见。个人认为,它的意思是天地不推崇仁的地位,这样就不会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天地眼中,不管万物如何纷坛,都同祭祀用的刍狗一般无二。至于圣人管理者,虽不能包容万物,却也可以对治下的百姓做到不上贤德不崇高位,所有百姓不分高下。
天地之间,其犹募俞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阴阳交互,就像一个大的风箱一般,中空而不尽。"屈"在此读"jue",穷尽的意思。风箱中间虽然是空的,却有气息出入,生生不息,无穷无尽。推动风箱运作的是人力,而推动天地运作的却是那看不见的"道"。宇宙科学的研究称宇宙中大部份的存在是看不见的暗物质,更为巨大的是看不到的暗能量。而暗物质是维持恒星运作的物质,而暗能量是促使宇宙膨胀的能量。老子讲的"道",就是这种看不到,却又推动万物运行的存在。
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多问数穷",在有的版本里又称"多言数穷",我们也有"言多必失"的说法。不管是多言还是多闻,都有其道理。年轻时曾倾向于“多言数穷",年长后反而比较倾向于"多闻数穷"。"多言"对应的是"少言",而"多闻"对应的是"少闻"。少言是一种消极避世,以求自保的太度,通篇来看子并不是主张消极避世的,而是通过无为无言的方式来治世。所以“少言”就不太符合设定。而“少闻”则更符合一些,例如佛家讲禅定,印度有瑜伽,西方又有静坐,道家有站桩。不管是哪种修炼方式,都是向内心寻求的。所谓“静极生动,定能生慧”,少向外界寻求,而是“守于中”多向内心反省,才能开悟得到
“道”的真谛。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喻为虚空中存在的道,它是不死不灭,永远存在的。这个道存在的地方,叫作玄牝。玄牝,本意是雌性的生殖器,这里喻为道产生的地方。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存在于玄牝之内为道,一旦冲破玄牝之门,来到外界就化生成了天地。所以,玄牝之内的“道”是天地产生的根源。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柔软、徐缓貌。“道”是柔软徐缓,若即若离地存在,即便是发生作用,也是和缓的,而不是剧烈,
频繁、刚强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