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慧早起共读Day74——读《陪孩子终身成长》

                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养育孩子是一件应该充满好奇心的事情,大人要用对待生命体的态度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用对待机械体的方法来解决单个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在动物世界里,老马养小马,要教会小马走路、吃草、跑步。老鹰养小鹰就更复杂了,要教会它飞翔,即使那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人是非常依赖母体的动物。人和其他动物比起来,最大的差别就是:人刚出生时没有生存能力。有的动物生下来就会走,就能自己去找吃的了,人不行,人要成长到两三岁,才有可能说清楚话,会表达、会求助。

  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那么,父母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成长为一个人,所需要具备的那几个规则到底是什么?樊登老师参考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和很多儿童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总结出他个人认为的最重要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

  什么样的爱才是无条件的爱?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无条件的爱,却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达。父母说的往往都是威胁性的话,比如“你要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你要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你要再这样,我就把你送人了”。

        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和妈妈起冲突,有的妈妈会作势把孩子抛弃在大街上,甚至有的妈妈还会自己藏起来,让孩子找不到她。

  这是非常残忍的。孩子在大街上茫然无措,长达几分钟的时间看不到妈妈,很有可能会给他造成一种心理学上的伤害,叫作“资格感缺失”。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幸福的资格,甚至没有活下去的资格。资格感缺失严重的人甚至会自杀。

  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清清楚楚地确信自己是被爱着的,自己是具备爱的能量的。

  我相信翻开书来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如果了无生趣,一个人不可能买来一本书,一页页地学习。一个人能学习,证明他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也证明他内心有足够多的能量。

  一个心中没有能量改变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对学习有兴趣的。他会觉得那都是骗人的,看了也没用,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

        资格感缺失的一种表现,就是一个人没有了学习的能力,没有了改变的能力,陪孩子终身成长更无从谈起。

      习惯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面临两条路要选择的时候,很少会去理性地选择,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感觉走。那么,跟着感觉走,就一定会按照熟悉的路线走。

  当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深刻地体验过幸福、轻松,没有感受过被宠爱时,他就容易走上那条艰难的路,因为这条路才是他熟悉的,他习惯了受伤害。

  令我们无比心痛的是,太多孩子习惯了被边缘化,习惯了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被父母指责、不公平地对待、埋怨,比如说:“你将来长大了,看你怎么办,没有人能帮到你,你肯定没出息。”

  当父母说“你肯定怎样”的时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诅咒。

  这种诅咒完全表达不了爱,父母所表达出来的就是“我对你感到很失望,你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好的感觉”。孩子得不到爱的能量和祝福,到最后,他就会选择过痛苦或者平庸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