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中小学,都会让学生熟背十项基本守则。第一条就是:做一个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品”和“德”皆在首条和首字,可见,当年的教育认知,是将孩子的德育置放在最核心位置。
而如今,似乎都没有了这样的守则。
当今社会,普遍的成功教育理念:以一个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来作为教育成功的范例。似乎,名牌大学就是教育的终极考核指标;其家长的教育经验,成为大家纷纷仿效的精华版本。
随着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越发普及,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与之增加的,“白眼狼”现象视乎也越来越多了!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一位高中生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碰到了看似很小的问题。妈妈很有忧患意识,却不知如何向孩子提供更好的建议:(以下为妈妈口述事件原委)
孩子的所谓原则,家长是否要遵守
中午家庭聚餐,因为暑假他和他姨妈之间有很大的不愉快(就那件事而言,姨妈做的是有点欠考虑我儿子的感受),他竟然没有打招呼。傍晚,我和他理论,说他这样不对的。他说这就是我,我不想让周围负能量的人影响我自己。
我说:“我承认,这件事是姨妈不对,但是不论如何,她是你的长辈,你必须做个有大度的孩子”。他说:“这是原则问题”。 我问:“难道要让姨妈向你承认错误吗?” 孩子铮铮有词地说道:“必要时,是可以的”。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那是不可能的,你知道姨妈是个好强的人”。 他回答:“妈妈,为了你,为了你们姐妹之间,我可以喊她,可是我再也做不到以前那样了”。
妈妈的困惑:
我竟语塞,因为我觉得吧: 我如果用母亲的角度去逼他,可能他会做,可是会让他失了他的个性。试图让我姐向他承认错误,那是不可能的。我不知如何如用好的言辞去沟通,高二小男生的认知世界很广泛,见解很独到。我很欣赏。我只是怕处理不好,让他心理不阳光。
我们可以跟孩子这么说:
坚守自己的原则,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说明你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不人云亦云。(对孩子这份自我肯定的这种理念,表示高度的尊重)
但这个原则是否正确?妈妈暂且今天不讨论。(提出疑问,暂缓讨论,缓解情绪)
你可以不同意长辈的意见。这个是你们价值观不同。(对事不对人的分析)
尊重长辈,说明你的修养。(思想品德的教育)
另外,即便对方的价值观和你不同,但是你还是要尊重别人,哪怕此人不是你的长辈。这个就是你的包容力,你的胸怀。我想,你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吧!(输入尊重和平等的正确概念,转换思维角度考虑问题)
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扩展尊重的含义)
当你从心底里尊重他人,也表明着你能尊重他人相佐的观念。这对你个人来说,意味着心态开放,对他人的意见和观念接受度会更高,那么不也是更加丰富了你自己的思想嘛! (从尊重的行为里得到获益)
一个真正了不起的男人,是具有博大胸怀的。为什么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呢”? 就是这个道理!(举一个浅显的例子)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为人处事的规矩,社会上就没有你的位置)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而品德,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现代社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到处都是,但才能卓越且品德过硬的人却是鲜见,品德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结合当今社会现象,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品德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品德欠佳的员工。(拔高思想立意,突出重点)
这位妈妈听了此番分析后,留言道:亲,你的思路清晰。明天中午吃饭时,我就要加以自己的语言组织下,和孩子好好聊聊!
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
孔孟提到礼义廉耻,也就是我们的品德修养,讲求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品德。
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毒品。
品德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品德,人将残缺不全。
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团队与社会创造出无数的价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将时刻有可能会成为组织与社会前进的羁绊。
纵观历史,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很多帝王的百年基业,都是毁在了品德败坏,但能力超群的乱党贼子手里的。
品德,这张比名牌大学还要高的学历! 你给孩子准备好了嘛?
--全文完--
(扎克伯格曾说过:完成胜于完美,感谢晓青文字校对,让我的文章更趋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