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君
作家马伯庸,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学风格充满奇趣”。这次读他的长篇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真是为其宏大的脑洞而发出赞叹。他以生动的文笔带出超强的画面,每一句语言读过,都会在眼前浮现出一个可惊,可喜,可叹,可悲的精彩画面,且其语言颇具古风古韵而又给人以新奇不厌。读其故事,情节设计巧妙,环环相扣,似一张张网,明扣暗扣,一点点解开。以绝妙的紧凑感深深地抓住了观者的眼球,并随之波澜而起伏,牵心动魄。
故事发生在唐,天宝三年,上元节的长安。在盛大的唐朝天宝年的背景下,上元节这一天,从破解突厥狼卫的潜入,一场酝酿着灭城的阴谋开始,一场请君入瓮的好戏却因为思谋上的不够周密演变成了引狼入室。面对错乱不堪的局面,太子的贴心干将“说棋神童”靖安司司丞李泌以其独有的胆识任用了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十年西域,九年不良帅”张小敬。于是,一场夺人心魄的保卫长安战开始启动。
张小敬,贯穿在整个故事里,可谓是一名孤胆英雄。作者将这位男主角刻画的实在精彩,让他拥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并赋予超人的胆魄和智慧及善良的情怀,这样一来,张小敬就成了读者眼中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胆有识的男神。
他潇洒的弹一下眼窝,是在长存心中永远的情义,为照顾保护西域守城之战的生死战友的唯一血脉而甘心成为阶下囚。
在不尽的对突厥,对龙波的追捕中,他无数次跌入险境,并又以自己的智慧,果断地化险为夷。即使是杀错了,打错了,但也绝不犹豫,以狠以绝冲出一条血路,因为他地心里唯独只有长安百姓地安危,纵然面对的是层层谍网,也绝不妥协,力保天下百姓之安,这是英雄对黎民百姓地大爱。 这样一位既有柔情,又有铮铮铁骨的好汉,又怎么会抓不住读者的心呢!
故事的男二号李泌,少时为神童,从小就是太子的玩伴,生活无忧,是富足生活中走出的有识之士。他喜道,却为了太子只能走在风险之中。他的出现,总是为情节带来一些推进,他的果敢刚毅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现在最好的……唯一的选择”,这是李泌果敢的最好表现,也让读者看到一个才智超群的李泌。但因为他有道心-仁义礼智信,所以又与他在险境中的杀心相矛盾,以致为了力保靖安司,力保长安时将老师贺知章灌以药王的茵芋酒而诱发了大风疾,重病昏迷。也会以姚如能为诱饵捉杀内奸,甚至为保太子想杀死李相。一位矛盾的智者,一个自身相悖的矛盾体,实在是可圈可点的。
再说结尾,当作者引出安禄山的时候,一幅争夺江山的险恶弑君图浮现在眼前,因为夺权而伤及无辜百姓我能理解。谁知,读到最后,又没有安禄山的事情了,结尾直接定格在贺知章的养子为尽孝这样的一个点上,除了哑然,我剩下的就只能是愕然了。这个孝子,绝对对得起他的呆,真是一个疯子。他的孝道,是建立在毁灭一座城上的。实在是开脑洞了。
《长安十二时辰》,从小说的名字上我们就能知道这个故事写的时长安城内一天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虽然时间短暂,但却在短暂中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盛唐时期的长安图,有繁华的市井,有辛劳的百姓,有惊奇壮观的楼宇,也有巧妙到极致的机关设计等等,这些可都是读历史小说最可喜的直接收获。
尽管是读小说,有虚构在,但最大的好处就是会对历史有很好的了解,因为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在,所以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就比照本宣科得来得有趣得多,况且作者在写小说时为了增强小说得真实性,会进行大量的资料查询来佐证。所以,读它,一定是乐趣多多。
真乃:一片玄月照长安,十二时辰写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