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一旦走亲访友亦或是家庭聚会,少不了提到别人家的那个“他”,人和人,究竟有什么可比较?
其实我是一个相当不喜欢被比较的人,不论比较的结果是什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大写的尴尬,特别想有种超能力让世界静止。
殊不知,父母的这些行为,并非好事哦!生活在比较中的孩子人格总是有所缺失,通常而言,长期在比较中处于上风的孩子容易变得自负,自视清高,孤傲甚至不合群,自尊心极强,且死要面子,总是展现完美的一面,生怕某一刻,别人眼中的榜样的我不见了,这样的孩子活在压力与孤独中,如果无法很好的调节,面对一个巨大的打击,很可能一蹶不振。反言之,长期在比较中处于下风的孩子,容易出现自卑,怯懦,犹豫,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敢轻易尝试,不敢轻易挑战,内心总有一个声音“我不行”。当然你可能会说,那我比较的方面均衡,岂不能达到中庸的效果?理论上可行,然则割肉补疮。每个人都渴望被赞美、被肯定,天性如此,当被最在乎的人去选择比较处于下风,为了能够被认可,刷足存在感,自然会造成邯郸学步的局面,很多成年人都会失去理智的改变,更何况孩子?换个情景,倘若是处于上风,殊不知无形中早已在他们心中画上界限,距离由此产生,这样的次数多了,社交恐惧症便已然产生。
说到这,定然有读者会反驳,竞争是良性的,有竞争才有进步,国之如此,人亦如此。是的,但是你似乎忘记了,竞争不是外在力量赋予,而是内在油然而生的力量。试想:曾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认为自己是世界霸主,不是因为英法使者嘲笑中国使其意识到自己是东亚病夫而去改革,而是真枪实弹给了中国致命的创伤,中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选择的革命,这是深思熟虑后的正确抉择,而非盲目复制的愚钝。同理,当你站在第三方侃侃而谈的比较,孩子的思维停滞在你的思维上,不理解为什么会造成我比他差或我比他好的原因,只会选择复制或是自动放弃改变缺点及发扬优点,这不是竞争的本质。殊不知,引导孩子学会客观认识自己才是王道,客观认识,他才能有自我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至于人云亦云,此时遇见更为优秀的竞争者,他会去探究为什么,如何做?真正挖掘自己缺乏的养分去补给,同时,在自我比较中同样会发现对方的不足,基于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去,对方也会很容易接纳选择改变。人都不喜欢被教育,被批评,但是平等且善意的提醒却能让人笑而接受!
说到这里,是不是该给出解决方案呢?我想是的,鼓励和赞美依然是万能钥匙,能解开所有心结,同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影响的是孩子未来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要求孩子的同时先问问自己,我做到了吗?如果你没有,那先拿自己开刀吧!其次,孩子一定会犯错,犯错的同时不要着急发火,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你认为他错了,当然可以给点小提示,复制孩子的行为,模仿正确的行为,当孩子有了认识,千万别忘了给个鼓励奖颗糖果哦!
最后想说一句,每个生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晨星,没有被比较的意义与价值,如果可以,请尊重每个生命,如果真的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比自己家的好,那就换孩子,认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可能,那就只能怪自己没能教育出这样的孩子,综上,该改变的依然是你,孩子们多无辜,我就这样,怪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