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告诉我们要合群,要与人好好交流相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等之类的道理;也常有人告诫我们不必迎合,要保持独立,低质量的群居不如高质量的独处。这两种充满对立与矛盾的观点,也常常搅的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的困惑和焦虑,到底孰是孰非呢?
在往来的人群中,三观吻合的知己,往往寥寥无几弥足珍贵,但在工作学习中,我们相处时间更多的人,还是那些与我们的观念、态度、认知不尽相同的人,而且,圈子越大,你遇见的“合不来”的人会更多,而这时倘若选择用一种“举目妖魔”的眼光将自己独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自我逃避。叔本华在《关于独处》中就辨析过“如果一个人出于对别人的有理由的厌恶,迫于畏惧而选择了孤独的生活,那么,对于孤独生活的晦暗一面他是无法长时间忍受的,尤其正当年轻的时候。我给予这种人的建议就是养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
诚然,从人类的属性上讲,人具有社会性。我们每天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纯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因而学会与之相处尤为重要。
面对周围形色各异的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类。三毛在《朋友》中说“朋友还是必须分类的——例如图书,一架一架混不得。过分混杂,匆忙中去急着去找,往往找错类别。认朋友,急不来,急来的朋友急去得也快。筛朋友,慢不得,同流合污没有回头路。”德怀特·V·斯温也曾在书中写道“每个人天性都是利己的,围绕着自己世界的小太阳旋转。我知道自己在哪里,所以其他一切事物都根据与我的关系各居其位。事实上,事情本应如此,除非我们准备放弃一切目的感和方向感。”有时候,我们在集体的交往中会感觉到无奈,原因就在于将身边的人和关系都混为一谈,用一个标准和方式,去衡量和对待不同的人,往往难以把握分寸,失落感和无力感时常有之。当然,分类并不等于定性和一尘不变,我们很难对一个人定性,一个人也不会一尘不变,分类,只是让我们将身边不同的人,暂且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好关系,当你的大脑对此愈加清晰时,我们也就可能把握住了与不同的人之间的距离与界限。
面对周围形色各异的人,我们还要放下执念。我们为什么在和与自己三观不同的人交往时,感觉到痛苦?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太执着于这中间的不同,古语云“求同存异”,寻求共通之处,保留不同观点,求同一种友善,存异是一种尊重。不要试图去挑战和改变对方,最重要的是自省。也不必固执的要与对方分一个结果,人往往就在这无谓的争斗中迷失了自我。杨绛先生翻译的那首小诗“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同样也是她自身真实的写照,她的一生中也曾遭遇过离乱,却也依然一生平和。不争是一种淡然,不屑是一种傲骨和坚定。不争不屑也并不表示要做一个“面人儿”,一旦触及到原则和底线,也要坚定不移,据理力争。
面对周围形色各异的人,我们不必刻意迎合,为和谐而和谐,为合群而合群。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让“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又何尝不是一种是非分明,面面俱到难办,不必刻意去合每一个人,合每一个群。世事繁杂,做自己就好。
而关于独处的时光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独处并不为了逃离人群,而是为了能在繁杂浮躁中学会沉淀,让我们学会沉下心来认真做事,学会在浮生半日闲中天马行空,冥思畅想,学会独立思考,坚守本心。
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合群、独处皆是必需,相辅相成。合群时,关键在于“度”,而这个度就是自己的原则和信仰。独处时,怡然自乐,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