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上世纪90年代,有同志要倒掉半碗剩饭,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制止道:“也许你今天把这半碗稀饭倒了,别人也不知道。但这是浪费粮食!”
“浪费粮食”四个字振聋发聩,“半碗剩饭”的故事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浪费行为的坚决反对,也为我们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提供了生动教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作风。从“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古训,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智慧,再到“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的倡导,勤俭节约一直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准则。而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更是容不得丝毫浪费。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都对粮食生产和供应带来了不确定性。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仅是对粮食资源的珍惜,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全社会形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从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开展“光盘行动”,再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以实际行动向全社会传递了坚决反对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如今,党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了修订,这更是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反对浪费的坚定决心,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现实生活中,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人在餐厅就餐时,为了面子或排场,点过多的食物,吃不完就随意倒掉;一些单位食堂,也存在着食物浪费的情况。这些浪费行为,不仅造成了粮食资源的巨大损失,也与我们倡导的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背道而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汗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作为党政机关,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决杜绝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引导,让勤俭节约成为每一名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从“半碗剩饭”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深刻认识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美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守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