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段话:
很多人都有过那种绝望的体验,就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出现,之后就再也不用出现了吧。”
一直在心里对于这个世界有着这样一种假设:或许有的人是不完整的一半,寻寻觅觅找到另外一半后才是完整的。而有的人,自己就是完整的,所以一直特立独行,不需要人陪伴。
其实还有其它可能:他们并不是不需要人陪,只是身边没有人陪。亦或者,他们还在等着自己的另一半。
曾为别人哭得泣不成声,后来回想,却不知到底是为了那个人,还是为了那时的自己。多半是为了自己吧……人们总是在触及自身时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
云淡风轻和晴天霹雳的区别不过是主体不同。
有时喜欢呆呆地坐着,看着面前的一切,不清楚心里在想什么。想要得到的在努力追求,不知未来,恐惧失去。
之前看过“一句激励自己的话”这样的问题,有人回答了五个字:情敌在清华。
其实是这样的吧,有时只有自己更好后,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过上更好的生活。
曾有人说我写的文字太过绝对和消极,只给了一个及格的分数。可我仍旧固守己见,不肯低头。
我觉得,悲观主义并不是一件坏事。当面对并不让人满意的结果时,我不会太悲伤,至少结果没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过度的乐观和自负很相似吧……谁敢笃定自己的未来?
死期不定,谁知明天的自己还能不能睁开眼睛?
努力,在当下。希望,也在当下。
我不想浑浑噩噩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