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把时间当作朋友》已经阅读完第五章。相对于前三章,干货少了很多。
第四章《开拓我们的心智》里,按照认知顺序记录的学习方法。
体验>试错>经验>思考
体验
运用人类的感官来学习世界,这是最直观的学习方式。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女儿,我女儿到今天还不满10个月,正是对一切都好奇且具备了初步行动能力年龄段。那天她奶奶给我发了一个视频,女儿左手拿着她的奶瓶盖,右手拿着她的热奶瓶盖子。两只手一直挥舞,突然不小心两个盖子碰到了一起,发出了砰”的一声响。她楞了一下,左右看了看她的两只手上抓的盖子,然后两只手抓着盖子一个劲的碰撞,发出了“砰砰砰”的连续的响声,一边挥舞一遍发出让我直接酥掉的笑声。
看到这一幕,我想她大概已经懂得用左右手拿着的那两个东西碰撞会发出“砰砰砰”的响声。她对碰撞发声这个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她在学习,在适应这个世界。此情此景,作为一个爸爸心里的快乐真是要溢出来。
试错
我理解的试错就是多多尝试,然后根据结果判定对错的一个过程。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深以为然。
“第一个吃过螃蟹的人肯定也吃过蜘蛛”这句话让我想到另外一句话“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当很多人羡慕别人获得了多么多么大的成就时,却从未想过别人为了获得这个成就经历了多少磨难,甚至这些磨难里还存在很多让人觉得不安以及不齿。
老话重提:有磨磨唧唧羡慕别人,考虑方法可不可行的时间,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直接开干。不吃螃蟹,你永远不能亲自感受螃蟹多好吃。
经验
人类的生命,不管是相对于人类的进化历程还是相对于人类的文明历程来说都是十分短暂的。如果不借鉴学习前人的经验,想要在现代社会中好好生存是十分困难的。
以前看到过很多关于“狼孩”“狗孩”“猪孩”等的新闻报道,这些小孩从出生开始就脱离人类社会,学习的是他所处群体的经验,“狼孩”不会站着走路而是四肢着地的狼性,不会说话而是对月长啸的狼嚎。
可以说人类的很多日常生活习惯并不是天生就如此,人类不是天生就会说话,不是天生就喜欢穿裤子。而是我们的社会经验告诉我们,需要遮羞保暖就得穿裤子,需要沟通交流就得说话,想要肠胃健康就得吃熟食等等。
思考
体验、试错、经验这三种方式,是大多数生物都具备的学习方式。而思考或者说深度思考跳出经验,则是人类所独有的学习方式。
有一个很出名的实验— —
一个大笼子里关了10只猴子,笼子的上方悬挂了一把香蕉,香蕉和一桶热水连着,只要猴子去抢香蕉,桶里的热水就会泼下来,把整笼的猴子都烫到。开始的时候,猴子并不明白,还是去抢香蕉,但是,只要一只猴子碰到香蕉,所有的猴子就会被热水烫得乱窜。
后来,猴子们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碰香蕉了。心理学家把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拿出来,换了一只新猴子。新猴子到了笼子里,马上注意到了那把香蕉就去抓,但是还没等它碰到香蕉,笼子里其他9只猴子就上来把它狠狠地揍了一顿。经过多次挨打,这只猴子也变得十分老实。接着心理学家又拿出一只猴子,换了一只进去。像第一只猴子一样,这只猴子也去抢香蕉,可想而知,这只猴子也被狠狠揍了一顿,而下手最重的则是上次那只被打的猴子。
最后,笼子里的10只猴子都被换了,这些新猴子都不知道不能吃香蕉的真实原因,但是,那条“吃香蕉就会被暴打”的心理暗示却是很强烈地存在着,虽然此时心理学家早已经把盛放热水的桶取下了。
假如猴子具有思考能力,能够完整的使用逻辑,那么它们最终应该能够避免挨打且吃到香蕉。
今天的记录很水,我在写这篇记录的时候就能很清晰的感到这跟我前面两天的记录差得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我今天阅读的时间其实比前面两天要长,虽然环境要嘈杂一点,但是这完全不够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内容为何会这么差。
我认为是今天我阅读时没有边读边记,前面两天我会在阅读的同时记录一份简单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够记录阅读内容的大纲,能够在有感而发的时候记下当场的感受以及思考,在最后复盘写记录时记得我阅读时的感受,能够帮我记得阅读大纲。
记忆力真的不够可靠,或者说我的记忆力不够可靠。
我很庆幸我从今天开始已经准备好了随手纪律本以及一直中性笔,记录一天的时间花销,安排我的下一天任务,我想这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可靠。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记录的话,我强烈建议你尝试一下这个方法,这个成本很低(我用的是一本2块钱笔记本的三分之一外加一支1块钱的中性笔),时间花费很小(每条记录的时间花费按秒计)的方法!
PS:为什么今天更这么早?因为我今晚要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