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吃鸡,就想谈谈我对吃鸡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吃鸡,不是电脑上流行的那种网络游戏,而是真正的吃鸡,饮食里的吃鸡。
小时候,我特别羡慕电影里的伪军或汉奸,因为他们出场的形象总是拎着一瓶酒和一只烧鸡。伪军和汉奸吃的好啊,再看我党我军指战员以及我党领导下的劳苦大众,饮食上就差得太多了,能吃上一粒花生米就很不错了,譬如《亮剑》里面的李云龙,那么桀骜的一个人物,喝酒的时候也只能扒两颗花生。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林海雪原》里的土匪头子座山雕,搞了一场百鸡宴。用一百只鸡烹出一场酒席,那是何等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我们的英雄杨子荣只能在打入敌人内部的时候跟着沾一沾光,不然就连一根鸡毛都吃不着。
那时候的电影主题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不像现在的《雷霆战将》,里面拍的八路军都用别墅做指挥部,团长又是吃牛排又是喝咖啡的,比汉奸还汉奸,比土匪还土匪。
书归正传,继续说吃鸡。虽然我小时候很羡慕汉奸和土匪,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品尝到烧鸡的滋味。因为我父母从来都不肯买烧鸡回来给我吃,不是吃不起,而是嫌外面卖的东西不干净,他们总是买活鸡回来现杀现做,但是这样一来就很耽误工夫,双职工真的没有太多的时间如此精心烹饪。
直到我上了初一,有个同学叫做梁宏伟——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只是当时从来都没觉得这个名字有多么伟光正,他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烧鸡的滋味。
那是在初一的冬天。北方冬天黑得很早,每次放学时都已是华灯初上,梁宏伟和我一起从学校门外的夜市摊点走过,每次都会顺手在卖烧鸡的摊位上偷一只烧鸡。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