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誓旦旦告诫自己控制情绪,保持冷静。还是没绷住,这不,今早情绪失控,爆发,结果呢?当然不遂人愿。
昨天跟姿调侃,这次破天荒的我居然没跟他吵架,怪哉?
我告诉姿我是否有些不正常,习惯了一个人,如今他在很不自在。总想他快些离开,在家不光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还帮不上一点忙,更是处处挑刺。每天在家就是刷手机,好几次想大发雷霆都忍住了。
更过分的是我在辅导孩子做作业,他就坐在一旁大声播放抖音,我忍住客气有礼貌地对他说麻烦你把音量关小一点或者去别的地看,不要在旁边干扰孩子做作业。
有时会照办,有时还反驳你会教什么孩子,就是要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心性,在吵闹环境中心也不乱,那样才算是会读书。
鬼知道他这是什么理论,几个如此自觉的孩子?关于孩子的教育,我总是与他无法同频。由此深刻感觉到没文化还不爱学习的人是有多么可怕。差距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那盘踞在他脑中根深蒂固读书无用论的思维和逻辑。
你要问我俩吵什么,其实也没什么事,无非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你们肯定会说这不吃饱着撑着么?没事找架吵。
激烈争吵过后反思,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吵完之后,什么也没改变,给自己添堵。我改变不了他,而我最错误的行为却总是想去改变他,不为我哪怕为了孩子也好。
人们常说人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老想改变他人,可谁又能改变谁呢?改变别人,是在为难自己,与自己过不去。这些年我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劝导,可始终无法完全做到不去再犯同类的错误。
他永远不会改变,对于孩子也不是说不关心,只是可能长久以来的分离,并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嫌麻烦,不喜欢孩子黏着自己,也不愿意去培养与孩子间的感情,仿佛这个家庭里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
他埋怨我每次回来一副苦瓜脸,好像谁欠了我十万八万一样,天天摆脸色他看。试问一个人每天早起晚睡忙里忙外,晚上七点回家还得搞饭菜,家里又乱糟糟,而对方躺床上悠哉乐哉玩手机,谁还能有好心情?
我怨他每次回来大事小事都不管,一副老大爷样,得天天供着。从来不会去体谅我一个人在家里里外外操劳的辛苦,在他眼里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我过得就是一个丧偶式的婚姻,很多时候觉得这样的婚姻维持着丝毫没有任何意义。我虽有一走了之养活自己的能力,却没有这个勇气,不是我离不开他,而是婚姻中最受牵绊的最无辜的是孩子。
换个人是否就会变好,我不敢打包票。毕竟他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也不是完全不管家庭的人。
或许该改变的是我,该修炼的也是我,是我期望高,如果只把他当作一个婚姻中的合作伙伴,降低期望值,是不是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争吵。可又一想,那样的婚姻又有何意义呢?
谁在初踏入婚姻围城时不是期许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在婚姻中却被平淡繁琐的生活细节打败,磨练得彼此相看厌烦。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没有完美的婚姻,每个人都要接受这样的不完美,谁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