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12期】4/21用绘本解释生命轮回

12112 马玲

我:高兴你要多吃饭,才能长大。

高兴:妈妈我不想长大,我长大了你就会老了,就会死了。

朋友的父亲前几个月走了,她上幼儿园的儿子常常责怪自己说:“都是我回去的太迟了,没有来得及救姥爷。她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孩子。

其实很多孩子都会问到“人为什么死?” “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

这时作为家长是回避还是直面?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那么,如果孩子问什么是死亡时你是怎么回答呢?(我想做个调查,看看各位爸爸,妈妈是如何给孩子解答的,麻烦爸爸妈妈在下面评论区留言)。张淑美提出学校或家庭中实施生死教育的原则《处理儿童对死亡疑惑的“五诫”和协助儿童面对死亡的“七原则”》,这个具体的内容可见链接:http://sh.qq.com/a/20130329/000411.htm



    孩子理解“死”从绘本开始

《绘本之力》中儿科主任细谷医生用《獾的礼物》帮助失去儿子的妈妈,失去弟弟的哥哥姐姐,让他们接受亲人的死亡,意识到人类的心和灵魂是永生的。让我们用绘本那美丽的文字和清新的画面,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本质就是有生有死,我们并没有失去死去的亲人,只是他们换个方式存在。关于描述死的绘本很多,今天我介绍五本我读过的给大家。


一个小男孩子在快乐的白天结束时,问:“风停了以后,它到哪里去了呢?他妈妈向他解释风没有停,只是吹到别的地方去了,让那里树跳舞。然后,她循序渐进地告诉了孩子世上物质不灭的道理:只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开始。雨回到了云里,生成新的雨;波浪退回到大海里,成为新的波浪;白天与黑夜循环往复……。作者和绘图者以抒情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插图完成了一次美丽的对万物循环链的礼赞。


象老爹已经很老了,他就要离开老鼠妹妹,去大象天堂了。可是通往大象天堂的桥断了,只有老鼠妹妹能够修好。深爱象老爹的老鼠妹妹会把断桥修好,让象老爹去桥那边的另一个世界吗?



在这本小书里,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在大街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妈妈说“爷爷变成了天使”,爸爸说“爷爷变成了泥土”,这样的说法让艾斯本无法想象也无法相信。对他来说,爷爷“既不会变成天使,也不会变成泥土”——小男孩无法割舍对爷爷的依恋。这是一本很棒的绘本,值得向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家长推荐,死亡,对于生者而言,有伤心欲绝,有难舍难弃,也有阴森恐怖,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复杂,并且不可言说。《爷爷变成了幽灵》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这本图画书 里面,它让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它让死亡成为一种从容美好。一本图画书以其文图的独特表现方法教会小孩子一个主题,在自然中快乐地接受,这便是一本 好的图画书,我也相信小朋友作为读者会很乐意很欣喜读这些图画书的。




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 100 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 100 万次,有 100 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它先是国王的猫,然后又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猫,但它活得浑浑噩噩,对一切漠不关心,也毫不在乎。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生了好多小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其实,有爱的人生,只要一次,便已足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