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芹菜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加强职场竞争力,许多人选择进修MBA。又因为MBA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上过MBA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职场都得到了发展,所以,MBA呈现出报考热潮,并且,根据研究生网的信息,MBA的考试呈现年轻化的特点。
我也是报考MBA热潮中的一员。2018年12月22日参加了全国管理联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9年3月底参加目标院校复试,最后以总排名第七的成绩被目标院校录取(目标院校报考2600人,进入复试将近600人,最终录取300人)。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的MBA备考之旅吧,希望能够给正在准备MBA的人或者正在犹豫是否要报考MBA的人群带去一些启发。
一、MBA的整体概况
这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下MBA的整体情况。
百度百科上解释MBA为:
MBA起初诞生于美国,世界排名第一的沃顿商学院就在美国。我们国家的MBA起源于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人大、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复旦、上海财经、厦大等9所院校招收MBA试点高等院校,直到今天,这9所学校还是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后来又出现北大、上海交大,还有中欧商学院等等也属于一流的院校。
现在国内大概有300多所高校都开了商学院。
二、MBA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MBA是专业硕士的一种,在很多专业硕士里面,比如教育硕士、艺术硕士,都可以拿到双证。其实如果是拼学历的话,我觉得MBA的优势并不大,而且它的学费相对来说比较贵。那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报考呢。综合看到的大部分对MBA的分析来说,MBA不可取代价值有以下三点:
第一是资源边界的突破,工作几年后,我们的资源和圈子会比较固化,我们可以通过跳槽、可以通过升职去拓展事业平台和人脉圈,但是MBA是一种更便捷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和更多的行业精英有亲密的接触。
第二是人脉边界的突破。过去的人脉,更多的人脉圈是我们的同学朋友亲属行业客户等等等。交际圈比较小的人,拓展是比较难的,而且,在这个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的成本是很高的,“我认识某人”不是人脉,而是我们之间哪怕是建立某种契约关系才算是人脉。进入MBA后,建立的是一种同学关系,这种关系的价值远远大于我们平日里建立的一些其他关系。
第三是认知边界的突破。首先备考MBA就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进入MBA之后,你的认知一定会实现突破,而这种突破会带来自身各方面的成长。
当然,还有户口的价值之类,现在对于北上广深来说,通过读书落户的条件会比较难,但是有一个MBA的学历一定是加分项,但是这种只能作为一个附加值来考虑。
三、如何决定要不要备考MBA?
如何判断自己到底要不去考呢?我觉得可以这样思考和分析:
我们只需要问一下自己:你在公司中的发展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你渴望自己未来五年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个成就是否有可能通过MBA去实现?或者在你的内心深处,是否还期待自己能够有大的转变和突破,如果有,那MBA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当然,在这个时间段还有很多人没有做出决定:我到底要不要报考?我要报考哪个学校?我今年压力很大,要不等明年再报考等等,在挣扎和犹豫。
针对这部分人,我想说,如果你决定迟早都要去考的话,宜早不宜迟。
因为,有时候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一切都想明白。最厉害的顶尖围棋高手能够看到未来9步棋的方向,而我们只是平凡人,尤其又处于多变的社会,我们最多能看清下一步的走向。
所以,对我们来说,最直接的是先决定2019年我要作出改变,我要进入一家好的商学院。我先做出了这个决定,在我准备的过程中逐渐的去梳理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要怎么努力才能达到我的目标。你只有去做了,你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的答案。
因此,先行动,再思考,在行动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样会比较好。
在对自己有了基础的分析之后,再去分析一下MBA的历史。你可以去看一下为什么报考MBA会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国家设立MBA商学院是想培养一批什么样的人,他设立这样的考试机制主要是在筛选什么,你的条件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劣势。你一定要去做这样一个分析。
还有你自身的条件,你的经济能力和你的“硬件(包括学习、你所在的单位和行业等)”决定你适合报考什么层次的MBA。比如,有一个数据,一流的商学院录取的学生中有将近45%的人本科就是来自211,其他不代表就是普通高校了,而是来自海外或者一些高级创业者。所以如果你自身基础比较弱,而且本科学历也不是特别突出的话,可以退而求其次。
综上,报考哪所学校,一定是根据自己去调研的结果以及你自身的实际能力(包括经济能力、学历、备考能力)等等去做出来的综合判断。
四、备考策略
1、笔试简介
每年笔试考试时间是12月22日-24日之间,2018年是12月22日。
笔试的科目主要分为两个科目:综合和英语,综合满分200,英语满分100,合计满分300分,考试时间各为3小时。
综合又分数学、逻辑和写作,其中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数学的难度是高中数学,包括排列组合、几何、线性代数等知识点;逻辑主要考察推理认知等;写作分为2篇,一篇600字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一篇700字的论说文。
英语的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考察的词汇量大约是5500左右。
2、怎么去备考这四科内容呢?备考的方式方法跟我们的基础有关。如果基础好的话,7月份开始准备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觉得基础不好,从现在开始,至少要开始背背英语单词什么的。
复习的最重要资料是近10年考试真题。网上也有很多教材,如果你认为你是能看进教材的那种人,也许可以看看,但是看教材知识点太细了,反正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我个人是属于有一定基础的那一类人,我毕业5年,在大二的时候就过了英语六级,我正式的复习是在国庆节之后,我把近10年的真题彻底地、完整地做了一遍。我从2010年开始直接做,做错的题目就对照解析一题一题地看,能弄懂的就弄懂,弄不懂的就努力一下,努力一下还是不懂的就过;英语也是这样;做完一套,分析完一套,再进入下一套,结果到了考试前一个礼拜,2017年和2018年的真题试卷我测试的结果都是超过国家线的成绩(每年国家线大概在170分左右),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特别重要。比如对我来说,数学是我的弱项,我只要保证在基础分以上就好了,其他的能弄懂就懂,弄不懂就不耗费太多的时间;逻辑是属于那种你能懂就能做对的题目,所以一定要花时间去懂他的套路,不懂套路的人几乎一做一个死,蒙都蒙不对,因此逻辑是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好科目,我一定要弄懂。
英语和写作本身就是我的优势,也是能与其他人拉开差距的科目。很多已经毕业十年以上的人去考MBA,英语会变成他们很头疼的科目,写作也是,多少人不提笔写作多少年了,更别说专业的写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了。
在我认识我的优势科目之后,我就刻意的去让优势科目更优,尤其是能够拉开与大家差距的部分,我就死磕;我的弱势科目,从上学开始就是弱势的数学,我只要保证基础分就可以。所以这就是我笔试的备考策略。
而我知道的一个同学,他在2017已经考了一次,总分考了126分;去年又二战,二战把90%以上的精力都放在了数学上,结果今年总分就考了136分,再次宣告失败。
他看到我的成绩之后,说开始怀疑人生了。因为我就从头到尾把近10年的真题做了一遍,就取得了208分(满分300分)的好成绩。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对自己复习的策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而这个认识来自于你至少做3套真题,对自我的分析和判断,以及对整个MBA考试的把握。
3、复试。
复试的考法主要是根据各大院校自己来安排。但是,一般都是分为:政治笔试,面试,英语口语面试三科。
政治主要是针对当下国家的重要方针路线和时事热点来就行,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那是必须要认真研读一下的。
面试有些学校是个人面试,有些是团体面试,还有很多学校采取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方式。
英语口语面试也是个人面试或者团体面试。
我平时主要负责党建工作,对当下国家尤其是党内的时事热点学习比较多,所以这方面也是我的优势。
面试的前一天集中查阅了近些年出现的热点事件,比如共享经济、游戏经济等,平时也有在混沌大学学习一些比较知名的营销案例。
英语口语就主要在平时了,参加英语口语面试之前,我在懂你英语上面每日半小时英语口语学习坚持了300多天。
因此,复试对我来说比较顺利。答题和面试的过程中我几乎已经确定了我的分数不会差。
五、总结
1、如果你现在在职场上四平八稳的发展着,又工作有余力;如果你想在未来五年职场上有比较大的发展,又不知从何下手;如果你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成长自己,我觉得不妨考虑一下MBA,技多不压身。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考,但是感觉当下比较忙,想准备明年再说的话,我建议现在出发,没有比当下更好的时刻,不要拖。
2、笔试根据自己的基础来。如何测自己的基础?拿一套真题来试试,错的题目就是你整个复习要一道一道去攻克的对象。
3、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感觉,以为那种类型的题目我会了就行了。会了还是要去做,要练习,扎实的练习才是靠谱的来源。
4、关于笔试是否需要报考辅导班的问题,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一个说法,我觉得很合理:
第一,有985或者211背景的,毕业时间不超过6年的几乎可以在最后2个月突击复习,必要时买个网课或者线下但阶段班型就行,因为真正的学霸不需要在笔试上花太多钱,何况管理联考是研究生考试里最简单的。
第二,大多学历背景一般、基础不扎实、离开校园太久的考生,建议报班学习,尤其是线下班。线下班效果更好,有问题及时解决,备考信息更全面,同时,一路同行的备考小伙伴也是准MBA时代的人脉基础。
5、不管从备考过程还是最终上学来说,MBA都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和重新挖掘、发现自我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的好工具,如果你需要,你就去考吧,抱着必上的决心。
最后,预祝所有要备考MBA的人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