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黄继光》课题解读
黄继光是抗美援朝的特级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本课以黄继光这个人物为题,彰显了他的精神的伟大,品质的崇高,充分展示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要我们从黄继光这个人物来感受他的品质。
《黄继光》单元地位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是在前三篇课文中习得方法后,试着运用方法的一篇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从文本中找到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从而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黄继光》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一)作者写了什么?如何写?
《黄继光》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去执行爆破任务,为了人民的解放不顾自身安危,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猛烈的枪口,最后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课文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本课结构清晰,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12个自然段。第1~4自然段写了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第5~11自然段写了黄继光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第12自然段写黄继光牺牲后部队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充分展示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比如第5自然段中"愤怒地注视""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等语言描写的句子,表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第9自然段中"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在第11自然段中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苗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等动作描写的语句,都充分表现了黄继光的英勇顽强和视死如归。
(二)读者想到了什么?怎么看?
(三)编者思考的是什么?怎么编的?
编者在编写时本单元的语文要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本单元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黄继光》的课后练习与学习提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交流平台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是前面阅读课文中学习方法的具体的表达运用。
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课阅读提示、课后习题、课文插图、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等多个方面来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四)学者该学什么?怎么学?
学生要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语文要素,具体要求是结合《黄继光》的课前提示,明确学习任务。略读课文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批注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从中感受到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
在交流批注的过程中要重点朗读,读出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完成任务时的坚定信念。还要有感情地朗读黄继光动作描写的语句,感受他舍身赌枪口时的英雄壮举。
这也是检验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掌握和落实情况。
(五)教者该教什么?怎么教?
略读课文,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补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
本文所叙述的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等名词学生不熟悉,教师可以出示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上甘岭战役的基本情况,让学生知晓这一战役打得如何惨烈,可以提前下载电影《上甘岭》让学生观看,增加对相关背景的了解。
教师要让学生提前有针对性地补充背景资料,扫除学生阅读的障碍,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文本教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本课生字和多音字可让学生习时自主学习,检学习情況时集中予以指导,适当点拨即可,建议借助“战役、屡次、摧毁、冰位、晕倒、胸膛”等词语学习本课生字。多音字“晕”,可以通过组词“晕倒”“晕车”区分读音。
(2)把握主要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故事情节,本课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梳理情节,懂得夺取597.9高地这一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圈画出黄继光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的关键语句,并在关键之处批注,小组交流。
(3)感受人物品质----本课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点,就必须抓住语言、动作描写,感受人物品质。学生阅读后在交流批注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朗读,体会描写黄继光动作、需要的重点语句。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黄继光主动请缨时坚定的语句:"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为了让学生理解黄继光的英雄品质,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黄继光为什么要请求推毁火力点的任务?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请求任务的?让学生联系上文“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下”“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弾压了回来”“东方升起了启明星”认识到夺取高地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感受黄继光对敌人的愤怒仇恨和完成毁任务的坚定信念。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黄光舍身堵枪口时的英雄壮举:“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教师可以提问:黄继光是在什么情下又站起来的?让学生联系上文发现是在“子弾像冰一样射过来“肩上腿上都负了伤”“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的紧急情况下又站了起来。这样联系上文让学生感受黄继光在身负重伤、随时都会牺牲的情况下站起来坚持完成任务的英雄气概。
本课插图、阅读链接
文中插图表现的正是黄继光扑向敌人枪口的瞬间,他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文后的阅读链接叙述了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历尽艰辛从美国返回祖国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和平年代的另一种英雄形象。《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围绕2、4自然段钱学森的决定及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提出的要求进行交流感受他对祖国真挚、强烈的爱。
学生分析
整体情况分析
生活,学习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
识字写字方面
阅读方面
读写结合方面(也可以不写)
学习本课可能存在的障碍以及解决措施,本课预设能力提升点
教学目标
A类
1.认识“役、屡”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
B类
2.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雄品质。
教学重点
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雄品质。
教学难点
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雄品质。
预习题:
同学们,新课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来试着闯关吧,每一题闯关成功后,记得送自己一朵小红花哦。
第一关:字词大比拼
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圈出生字词,完成下列练习。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自我评价:选对一个读音得一颗星。
战役 屡次 摧毁
冰雹 晕倒 胸膛
2.辨字组词。(自我评价:组队一个词得一颗星)
役( )摧( )雹( )膛( )
投( )催( )苞( )螳( )
第二关:阅读闯关
3.我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填写下表。
黄继光,语言语句,动作语句,体现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的军歌在耳边回响。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义无反顾踏上了去朝鲜的征程。"思绪回到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响起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志愿军战歌,黄继光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黄继光在这次战斗中舍身堵枪眼,后被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英雄的黄继光,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2.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屏显:背景资料。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阅读,交流自己的感悟。
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为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来看看学生预习得怎么样?ppt出示预习单1,学生一边说读音,教师一边出示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1.对照大屏幕订正答案,看看自己可以获得几颗星。
教师活动
2.辨字组词。ppt出示预习单2。
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学生活动:开火车学生展示自己组的词语。书写""字,互相点评。
三、再读课文,聚焦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预习单几,交流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完成表格。
3.课文中描写黄继光的语言的句子。
(1)语句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对黄继光语言的描写,你感受到黄继光的什么品质?
指导朗读:(待定)
(2)语句
引导学生关注黄继光动作的语句,特别是一连串动词的使用。
此时,你感受到了黄继光怎样的品质?
指导朗读,请大家想象画面,将理解融入句子再来读一读。
学生活动:
1.从黄继光的,感受到他
2.生朗读。
设计意图: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进行体验,降低学生感受人物品质的难度,有助于理解黄继光的精神品质。
四、小节与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更正预习单。
学生活动:
生梳理并修正预习单。
板书设计:鱼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