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陶渊明有言:好读书,但不求甚解。记得幼年时读儿歌谚语诗词,津津有味,朗朗上口,如今回想起来,当时大多囫囵吞枣,不解其意。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很有权威,大抵的意思是要求人们要具有怀疑求真的实验精神。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断,是无法对特定的个体做出参照的,因为知易行难。凡此种种,皆为哲学精神:坚定执着的信念、科学严谨的态度、开拓创新的思维才是决定归宿的必然因子。
云腾而雨至,晚霞行千里,简单来说,这就是初步的格物致知了。从王阳明格竹失败,直至龙场悟道,且不提王阳明对“道”的义理辨析是否符合今人的哲学观,也不说他对“知行合一”的阐述是否过于唯心,仅就其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就足以令人称颂。欲求知,必先行,欲求真,唯执着,道之所至,义无反顾。
《道德经》说,“有道无术,术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道”与“术”,可理解为世界观与方法论。很显然,老子未免有些崇道而轻术了。其实,方法论意味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没有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就难以探究事实的真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躬行,绝非盲人摸象,而要从实践中寻找规律的痕迹。据说,“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方法错误,道理清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可避免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憾不足为奇。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如果没有那个茶壶,或者那只苹果……千百年来,茶壶和苹果不计其数,喝茶吃苹果的人不知凡几,关键在于发现茶壶和苹果所存在的奥秘的眼睛。其实,世界究竟有多远,答案就在一念间。这个总是遁去的“一”,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才能捕捉到。这种想象力,绝非简单的逆向思维,而是哲学智慧的结晶。
尼采说,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凡事从哲学精神出发,慎思而笃行之,终究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