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似乎在鸡汤的灌溉下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着,犹如一场盛装出席的宴会,玉盘珍馐,西装革履。只是袜子破洞先生一直谨慎地小心着自己的脚下,有意避开需要脱鞋参加的活动;因为吸烟而满口黑牙先生一直保持着笑不露齿的优雅;拥有近乎完美腰线的美丽女士看着喜爱的甜点只能不断地咽着口水,紧身的服饰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近日,受一位朋友的第三次邀请,加入了一个给自己找事情的组织,一开始心里面的冲动和担忧在不断地斗争,加入可以给自己压力,强迫自己提升,让宁愿躺着不愿坐着的自己站起来,然而也很担心挖坑把自己给埋了,写作打心底是不愿意主动的,除非是非写不可的情况下,主因是担心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在广大写作爱好者面前丢了面子。所以前两次朋友的邀请也都蒙混过去了,但还是没能顶住朋友的第三次攻势,最终决定出来搞点事情。
在这个鸡汤盛行的阶段(变换太快都没好意思说“时代”),揭短亮丑,自黑自嘲仿佛一股清流,更能命中要害,直达痛点,那今天就先撕一下自己。动手之前,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完美主义者”,其最大的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要知道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的东西…没有逐字逐句认真地看,但是意思也明白了,常有朋友同事提到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开始并有这个概念,只是慢慢的也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标签。虽说明白这标签好与坏并存着,但是内心向好的设定还是告诉自己应该高兴,追求完美嘛,听着总有那么些表扬的意思。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标签极有可能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的缘故,他是一个对自己和对别人要求都特别高的人,在大门过道的那堵墙上,用墨斗整整齐齐地弹下了300个正方形的格子,并用毛笔在其中填上了1-300的阿拉伯数字,格子的精度真怀疑他是用卡尺来量过的,还有那数字真怀疑是电脑打出来的,那么工整。说实话,很多年后我也不曾想过为什么要去识那些数字,只知道不执行他的意志我的屁股便不会处在舒适区。
世界并不完美,但完美主义者却确希望按照其理想的标准来呈现希望的结果,正如父亲希望我如神童般麻溜的准确地识别墙上的阿拉伯数字,正如在王者荣耀里希望队友按照自己的意识走位施放技能,正如在工作中希望别的同事按照自己的想法、标准来完成工作任务,正如生活中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爱自己一样。一旦那一环节“脱离正轨”便会愤怒、不满、抱怨,想要将事物的发展拉回正轨,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被动接受、向不完美的世界妥协。
码到这里的时候读到了大树发布的关于读书与腌萝卜的文章,再看看自己码出来的都是些什么鬼的时候,竟有删除坐等扣钱的冲动了。但是再一想,坚持一下就能保住我那二十五块的时候,能量又回来了,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跳啊!
完美主义者往往会错失很多机会。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不愿轻易下手,没有达到要求的工作不愿上交…结果就是因为没有把握迟迟未下手的暗恋对象成了别人的对象,在婚礼现场听别人说他(她)也曾对你有意的荒唐;迟迟未交的工作停留在脑海里坐在台下听着别人的方案心里还嘀咕着没自己的好,被后来者领导着走向远方…
有梦想就去追,去实现,不要管他是否完美,但愿不留遗憾。第一次举手发言、第一次烫头、第一次主持等等,在完美主义者内心都是经历反复的斗争与煎熬后大胆踏出的第一步,第一次发言讲话磕磕绊绊又怎样?第一次烫的头发和鼻涕虫一样丑哭了自己又怎样?第一次主持紧张到发抖说不出话又怎样?还能怎样?其实真的很爽,如释重负,比压在心里斗争的状态爽上千倍万倍。
追求完美演变到后期会成为拖延症患者的说辞,这是病得治。在这里要感谢我的这位朋友,没有放弃对我的治疗。将我拉入这个组织,看到组织里分享的文章既是我学习的源泉,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笞。冲破自我设限的枷锁,才能迎来新的自己,迷恋眼前的舒适必将迎来长久的不安。
我在非舒适区,现在半夜一点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