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直不断有反复,各地的政策不同,对上班一族还是有影响。
我有个朋友是公务员,单位规定必须两点一线,不能出市。
另一个朋友是幼儿园老师,单位也是规定必须两点一线,不能出市。
幼儿园老师很乖,很认真遵守规定,几次聚会都婉言谢绝了。
公务员朋友遵守了没有出市的规定,但依然歌照唱舞照跳,还批评老师太认真,不能没有自己的生活。
我看不过眼反驳道:如果你的孩子在她的幼儿园,你希望老师到处跑吗?
我没有太上纲上线,但说句心里话:我觉得这是对自己职业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
前段时间一段河南大学大三女生彭某拨打120求助电话的录音上了热搜,这段电话录音引起了网友们的公愤。
5月17日上午10时,小彭在宿舍因为脑出血,拨打120求助。本以为这是一个救命电话,然而却因为接线员张某的不专业,竟葬送了小彭的生命。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电话接通以后,张某态度极其傲慢、冷漠,反复询问小彭所在的具体位置,小彭因为头疼,身体极其虚弱,意识逐渐模糊,只说出了自己是河南大学学生。
张某不但没有及时安慰小彭,反而指责小彭作为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还说不清楚自己的具体位置,并且以不知道地址为由,没有派救护车。
直到中午12点多,小彭的室友回到宿舍,发现小彭已经昏迷,并再次拨打120,120这才派车前往河南大学,而此时距离小彭第一次拨打120求助电话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小彭在医院昏迷13天因为抢救无效于5月30日离开人世。
一个含苞待放的献花就此永远定格,很多人在惋惜的同时,也为这个120接线员如此冷漠和不专业的态度而感到愤怒。可她自己还觉得没做错,认为自己都是按照职业流程规范作业,求助者说不清位置,不派车是遵守职业规则。
我想说:妹妹,你的职业是急救接线生,不是网购客服,每一个电话都有可能关乎一个生命,作为人,首先不是应该怀有仁爱之心,对工作不是应该心存敬畏?
同样是一位120接线员,一位青岛的接线员。
这位接线员接到了一位男性打来的求助电话。在电话中,这位男性说自己的妻子在家里即将分娩,孩子的头都已经娩出,情况危急,这位爸爸面对这种情况完全慌了手脚,在电话中情绪激动,语无伦次,六神无主。
接线员首先安抚这位爸爸,一直用平静的语气说:“你不要慌哈,你听我说……”然后用清晰、冷静、专业的语言指引这位爸爸一步一步,成功地接生了自己的孩子。
当救护车到达时,孩子发出了第一声啼哭,这位爸爸激动地流泪了,我们的接线员这时候也轻松地说了句“好,下面就交给我们的医生,爸爸以后可以自豪地说孩子是自己亲自接生的了。”
这位接线员用自己的专业和涵养,辅助这位爸爸接生了一个新生命。
她的平静,专业的处理方式,也征服了所有网友的心,这才是一个120接线员该有的样子。
现实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不仅只是为了生活追求温饱,还应该追求丰富的文化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抱负。
当你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混口饭吃的一种差事,你的工作会毫无乐趣可言,如果用敬畏的态度对待工作则可以从而换来经验、素质和成就感的提高。
敬畏,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毕恭毕敬,免犯失误;畏是如履薄冰,杜绝懈怠。 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则是我们对工作的虔诚和敬畏。
常怀感恩之心吧,它能让我们褪去浮躁,静心思考;常怀敬畏之心吧,它能让我们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经过时问磨砺,冉平凡的岗位也会因为岁月经年的积淀而焕发夺H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