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平平无奇。
没有感受过欣喜若狂,也没有体会过痛不欲生。
在两个极点之间,过着一种平淡且顺遂的生活。
这可能就是我被设定好的一生。
但当我开始踏出这个“原点”,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远途旅游归家后必会生病。
一次两次是偶然,但几乎每次都会发生则令我迷惑。
我试图找出各种原因:
水土不服、行程太累、饮食刺激......
在我已经快说服自己旅游后生病只是因为这些客观原因时,现实又给了我当头一棒。
周末一家三口进行了一次短途的温泉游。
虽然有些小插曲,但泡着露天温泉还是开心的冒泡。
第二天阳光正好,和孩子一起坐着网红地缆上竹林看熊猫、赏舞狮、登高远眺,一切都是那么顺利、那么愉悦。
我真的很久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自由自在的快乐了。
回程也顺顺当当的,我也计划好了回家后的要做的事情。
这个周末实在太完美了,我的心情就像阳光一样明媚。
但是,物极必反。
过程不想赘述,我这预想中的美好周末的结尾是带着哭着的孩子回娘家睡了一晚。
我躺在床上就在想:
为什么?
为什么不能让我享受完整的快乐假期?
为什么一定要在我开心的时候给我一锤子?
为什么我就不能一直高兴着?
可能“享乐”是不被允许的吧。
或者说,“尽情享乐”是不允许存在的。
离开原点的旅行,我已经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那回家后生病、争吵,就是我该付出的代价。
这就是在设计游戏NPC时首要考虑的原则:
平衡!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古人早已参透,而我还在一次次过山车的经历中慢慢感悟着。
可是,
凭什么我不能纵情开怀呢!
难到我的世界就只能是这方圆十里吗!
但或许,这些无法纾解的郁闷与困惑,也是一个人开悟的必由之路。
我渐渐明白:
世界并没有拒绝我的拥抱,她永远热情地向我展示她的美好;
我是自由的,我可以像鸟儿一样去往任何一座山。
只是,我应该更平和地去看山见水。
从学校的象牙塔进入社会的大熔炉,我的思想也正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工作、家庭、生活三位一体,我深陷其中。
所以总是在想象中把远方描摹的过于美好;
所以每到一处就极尽精力体力。
《道德经》中有句话: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我曾经背过,怎么就忘了。
我既然已经进入工作和家庭的框架,在没有能力脱离之前,就该自己寻找平衡。
而不是一边抱怨工作生活的辛苦,一边又无限向往着远方。
这对自己实在是一种消耗。
而应以生活为原点,把未至的世界作为生命延展的画卷。
出能欣赏山水之趣,入能安于平凡生活。
就像一棵大树:
不能只见其郁郁葱葱的枝叶,而嫌弃它斑驳枯燥的根须。
又如在岸边投石:
无论水花溅得多高、涟漪荡得多远,最后都会归于平静的湖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再去读一读《道德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