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河南杏坛网研社第七届年会中的个人感悟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葛天以歌:重塑自己的专业生命”,承办方--长葛市颍川路学校,看到这里,不觉一惊,这不就是自己学校吗?!顿时有种荣誉加身、也有了学习自觉。就这样开启了这场夏末秋初的沉浸式学习。
本次年会目前共学习了四场:有唐雪焕老师和刘俊芳老师带来的What would you like?(人教版五上三单元24页),还有赵香丽老师带来的点评以及《小学英语教学备课之我见》,更有张军伟校长带来的分享《让师生在相互陪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场场有干货,一进入即沉浸。
英语微课有听头
在英语微课的展示中,有听到老师标准口语带来的愉悦感、有听到游戏环节丰富刺激了观感、有听到老师设计此处的别有用心等等收获。一节平凡的课就能开启无数学生的智慧,一个精心的设计就能收获一份学生成长中喝彩的惊喜,透过她们的课看到了课堂背后师生之间成长的美好。但直到赵香丽老师渐渐的才发现,刚刚所听所感都只是微波涟漪,就像是跨过疫情走进了热闹的会场,接下来的点评才是让自己一下沉浸,不由自主匆忙笔记。
英语评课有念头
一念“课”:课前--教师想进步就常想“上好一节好课的九大要素”;不懂之处就看新课标;与编者隔空对话,挖掘“点、链、网”。课中--问题问到点上,具备逻辑性、启发性,不该讲的不提、该讲的讲透;发掘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让“空白时间带”为孩子们提供“跳一跳摘桃子”的实践。课后--人各有别,包容别人的不足、扩大自己的分享传输;自我吸纳修改,小修小改即可,保留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念“书”:有人总结个快速赚钱的门道,就是搞寒暑期间的师资培训,大家平时都忙,没时间读书,需要增长的知识你讲出来了,别人就会“买账”,所以,想要省钱又拥有丰腴内心,就开启“书”适生活。半年12本书,有的只用两个多小时读完,有的细细玩味、反复阅读,不同体会,有些可与人分享、有些全然转化为一种谈吐、一种气息、一种融进骨子里的性格。
三念“写”:赵香丽老师分享了她自己的小故事: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年,班里孩子知道我喜欢写东西,自主送给我一个本子,还取名叫“铁砂掌”,这个本子是个无线格的牛皮纸可以随意书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把白天的所感所想写进“铁砂掌”里,第二天,孩子们一看见我腋下夹着“铁砂掌”进班,就期待着听我写的故事,当天放学时候呢,我会把这些打印出几份,给那几位名字出现在文章里的学生,让他们带回去。就这样,这本“铁砂掌”成了我这位老师魅力增值的地方,我跟班里孩子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写却是是逻辑的深刻雕琢、内心的沉浸、情感的抒发,是我们可学可鉴可行的好方法。
校长分享有温度
张军伟校长,28年的工作经验,4个工作周期,一片温度传输,一场情怀感触。
陪伴,日常无所不在却有无所感怀的词眼,经讲述顿感陪伴的力量,它是快乐时有人一起狂欢、悲伤时内心有股力量支扛、紧张时有人笃定的他信、成长时守望相助的温暖。
体验幸福,教师这一职业最大的幸福是神奇的,是无处不在的。舒适优雅的环境中的陪伴、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的陪伴、全面周到服务中的陪伴、多彩文体活动中的陪伴、温情的人文关怀中的陪伴都能让每一位老师体验到幸福。
《让师生在相互陪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的专题是场充满智慧情怀的分享,句句像是话日常,字字都能引发想象,无不充斥美好、无不焕发着向上的力量。回味许久,仍然意犹未尽。深感从颍川路学校进进出出的每位老师,讲出来是种自豪,沉默中蕴含力量。这样有情怀的领导,这样温情的氛围,这样充满爱意的老师,怎会培养不出一身正气的浩然正少年?阳光雨露中,颍川同成长。
回归这场年会的主题“葛天以歌:重塑自己的专业生命”,这是一次专业引领的召唤,这是一场夏末秋初内心的狂欢,这是一场防汛抗疫中的别样交流,这是一场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