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散文《我妈那代人》1
在我小时候,我妈曾不止一次提到外婆,但言语间并没有太多的赞美。外婆年轻时过得非常艰苦。外公从十七岁开始参军,偶尔回家待上一段时间,离开家后外婆便会再生一个孩子。多年下来,我妈有六个兄弟姐妹,其中二妹在不到一岁时因病去世。妈常常提到那个孩子,叫月霞,永远记得她闭上眼睛的模样——那么小、那么无助。接下来的很多年,外婆因为孩子太多,无法参与生产队的工作,家里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我妈的肩上。她成了家里出工的一员,每天从日出到日落,辛劳的日子持续了十多年。外婆脾气暴躁,不太懂得与女儿沟通,也缺乏耐心照顾孩子,除了把妈当作男劳动力使唤,剩下的就是在一群年幼的兄弟姐妹之间忙碌。这样的压力和辛劳使得外婆的身体逐渐出现问题,并且在我妈出嫁时,外婆的右眼也失明。外婆一生虽然历经磨难,但她始终心态豁达,活到了92岁。
我妈的大哥也在中年时遭遇不幸,被误杀。接下来的几年里,两个表哥和舅妈的生活也异常艰辛,遭受了许多困苦和磨难。这些沉重的打击成了我妈长期神经衰弱的根源。
我妈不仅承受了生活的重压,还有许多才华。她的才华是天生的,并且她一直自律地践行着,不是遗传,也不是传承,而是她自己不断磨练出来的。她擅长钩编织、制作传统美食,文化程度接近高中毕业,很多知识是她通过看书和报纸自学的。她非常聪明,懂得一些深奥的人际关系学,能够巧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互动。她非常能吃苦,做事麻利,又特别爱清洁。她的这些才华和特质,让她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下,也始终展现出独特的能力和魅力。
我成年后,逐渐理解了妈内心的痛苦与不安,于是决定创造一些条件将她留在身边,尽力给予她慰藉与关爱。我给她支付薪水,让她帮我带孩子,参与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尽我所能为她购买衣物、化妆品,带她出去旅行。虽然这些并不算奢华,但我相信,这正是每个女人一生中应该得到的关爱与关注。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的命运往往被原生家庭所束缚。即便她们拥有才华和追求,也难以摆脱家庭责任的枷锁。无论她们有多渴望走出去,面对年幼的兄弟姐妹和困境中的家人,心中的不忍始终让她们难以彻底放手。幸运的是,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中获得了一些认可,也能够体现个人价值;然而,对于我妈这一代人来说,似乎她们的一生,除了无私奉献,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