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需要安全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感也是我们的底层需求。我们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安全感不足,我们的心中会总是忐忑,这时候也就无法把注意力用于对其他方面成长的追求。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选择,会倾向于增加自己的安全感,通过很多行动来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维护安全感没错,但不加节制放肆的追求,并不一定是最佳策略。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们面临着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那些安全感意识差的人群,可能早已被猛兽捕食了。而那些安全感意识差的人群,更加的小心谨慎,警惕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在物种竞争中把这种基因保留了下来。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中,这种基因有很大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生存。但现在的生存环境已决然不同了,环境中不再充斥着那么多的危险,但我们体内的基因无法像我们身处的环境一样如此急速变化。这时候,我们如果还是依赖本能,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就很容易做出一些不明智的选择。
用李笑来老师的话来说,就是:
1、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2、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出于对安全感的需求,我们担心自己会错过精彩,错过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总是拼命的在各种微信群里爬楼。一会儿不看微信就已经上百条未读,不管与自己是否有关,都舍不得退群。阿里很担心,恐怕微信已成为流量黑洞,确实如此,微信已成为我们的时间黑洞。我们不停的刷朋友圈,不能容忍那个小红点,微信中分享的各类文章,不停歇的即时消息,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还有微博,QQ,各类新闻网站,我们忙不迭地追逐着一个个热点,担心自己跟不上节奏,无法跟别人聊天。担心自己如果不知道王宝强马蓉的那点事,会不会被人嘲笑。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也很清楚,这些行动让自己很累却没有价值积累。但在追逐安全感的心理驱动下,不由得还是会陷进去。用采铜老师的话来讲,我们应该花时间更多的去做一些半衰期长的事。今天我们还在热烈讨论的新闻热点,下周可能就被遗忘了,与之相对,读书就是一件半衰期长的事,读过的书,我们明年依然可以展开交流。把注意力分散到各处,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担心有被自己漏掉的,这让我们精疲力竭。
当我们还在安全感的束缚下,担心错过精彩,担心没跟上热点时,就被安全感困在了当下。有一类人,放弃了这部分安全感,但身边的朋友遇到问题总会想到他,因为他总能对真实的问题提供建议或帮助,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大家产生的联系。
不要被安全感奴役,不要被安全感困在当下,不要让安全感占领了我们的全部注意力,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