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_1
1. 引言
我想告诉你的是: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人生突破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更新。
★改变的前提是理解自己,而理解自己就需要你有内省的能力。
俄罗斯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
有些话你只能讲给朋友听,有些话连朋友都不能讲,还有一些话你甚至都不敢讲给自己听。
在我看来,正是那些不敢讲给自己听的话,才真正塑造了你自己。而我们这门课,就是要让你听到那些你不能讲给自己听的话。
2. 导读
★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
· 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时,你已经做了选择;
· 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时,你同样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意识到你有选择,这是我们开始改变的前提。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呢?
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误认为只有你的选项足够理想,这才算有选择。如果你的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其实,并非如此。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比如说,我现在在做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我没有办法去做一份我希望的理想的工作。因为我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表述是:★你还不愿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选择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但我并非没有选择。不说别的,至少养活自己的办法,绝对不止一种。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第二个原因是,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表面上,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却经常在逃避选择。因为有时候,强调我们有选择,并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你很容易想到另一个问题:既然我有选择,那我现在过得不好,★是不是我自己错了?
我希望你不要这么想。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假想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
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我们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在这里,我希望你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用没用”。
如果你强调自己受过去、环境和他人所限,自己没有选择,这对你的改变有什么用吗?你没法改变,也许不是你的错,可是,最终要为结果负责的人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最后,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据说,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咨询室里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
每次有来访者到他的咨询室里,他都会拿出他的三面柱,问来访者:“你选择谈什么呢?”
现在,如果你面前也有一根三面柱,我问你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选择呢?
3. 选择
改变第1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找的所有借口,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4. 02丨改变本质:如何创造新经验?
两个自我:大象和骑象人
有时候,我们明明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症,却怎么也改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就会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
可是,内疚和自责并不能带来改变。你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呢?
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你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
区分这两个自我,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改变,非常重要。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力量大。
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就很难控制它。
第二个特点:它是受情感激发的。
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所以它既可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特点:它是受经验支配的。
也就是说,它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大象转向“经验的好处”
什么是经验的好处呢?想要理解它,你得先理解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比如:我们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会更有精神;
· 不拖延,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
· 坚持健康饮食会让我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好。
但是这些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处。
·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
·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
· 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当这两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那个“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这个“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当我们改变失败的时候,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
John评论: 大环境选择不了,可以选择小环境,主动寻找和屏蔽一些环境或外部因素。
改变如何发生?
你也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那些跟你的目标★相反的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目前的做法/维持现状给你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如果你做★不一样的行为,你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如果你做了你理智中觉得应该做的事,你的担心发生的是什么?)
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维持现状/目前做法的好处为什么是必须的?)
如果你认真而诚实地思考了这三个问题,你就能知道,内心深处阻碍你改变的假设是什么。
这里还有个小窍门能帮到你:你在寻找自己的重要假设的时候,可以试着用“如果……就……”这样的句型来归纳它们。
在这样清晰的句式中,你会发现原本根深蒂固的信条,真的就是一个假设而已。
当我们 TODO 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时,其实我们也是去免疫系统之外、重大假设(自己认为的事情或者价值观点)之外的世界旅行。这其实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的旅行。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回过头来,我们就更能理解改变为什么很难发生。因为,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奇迹提问:迈开第一步
“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让每一次的小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小成功能够让大象体会到改变的好处,也会塑造一种希望感,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促使大象不断迈开步伐。
可问题是,成功总是在行动之后。我们要先有行动,才可能获得好结果。怎么才能让大象迈开第一步呢?今天我们介绍一种方法,叫“奇迹提问”。
举例背景: 一个大学同学自我消沉,不思进取,本来全村希望,现在毕业都难。
……我就继续问:“好啊,现在来想一想,如果你已经顺利毕业了,你真的做到了。回顾这个过程,你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那我★至少要让自己的作息正常起来,要按时去食堂吃饭吧。”
我说:“好,那你能做到吗?”
“奇迹提问”是心理治疗里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提问句式。它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着精巧的设计。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往前看和往回看,所看到的东西经常会不一样。
往前看,你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你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当你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
大象不会再去思考这件事是怎么不可能,它的困难在哪里,而只会思考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时候,你会更清楚,大象的第一步该怎么走。
所以,有时候改变就是这样,它像是一副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把它推倒。
改变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和你心中的大象正面对抗,你需要绕开大象的防御机制。
5. 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不只是一个关于如何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更是一个关于让自己有所行动的策略。
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
“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如果你需要有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经陷入了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
而“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你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你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在大部分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得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所以,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专注于你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因为只有这样,大象才会迈开步伐。
我希望告诉你:不要去妄想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未来,而是从脚下可行的一小步去开始自我的发展。
那么,场到底是什么呢?
“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就像到了寝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工作,而到了餐厅自然想吃饭一样。
在卡巴金正念培训的那个场里,静默、席地而坐、偶尔唤醒我们的铜铃声,都是行为线索。
《了不起的我》_2
6. 养一个自己的“场”
要想用好“场”,我们先要弄清“场”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场”的第一个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在一个空间里,别人都在埋头工作,它自然也会暗示你努力工作。
很多人说,高中三年,是自己最努力的时光。那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让高中教室变成了一个很有力的场。
跟你透露一下,我这个课的内容,就是在我们省图书馆的自习室里完成的。我家里有书房,为什么要每天到图书馆工作呢?就是因为这里学习的人多,“场”的力量比较强嘛。
这个场景你当然懂,但不是那么好实现。如果每次都要到图书馆才能进入学习和创造的状态,那么对环境的要求也太高了。
所以,我们要重点说说“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了:★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我来举个例子。
我家里有一个书桌,在这个书桌上,我只做跟工作有关的事。如果写着写着,我想浏览网页或者看电影,★我会要求自己换一个地方,比如到客厅的沙发上去。因为,如果我在这个书桌上娱乐,这个书桌作为工作的“场”就会被破坏掉。
所以,“场”这个东西并不玄虚。
它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如果你经常感到疲惫,可以给自己做一个“恢复精力”的场,比如:每天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让自己恢复能量。
讲到这里,让我们再来深入思考一下,“场”到底是什么?它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你的奋斗、你的挣扎、你的灵光一现、你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你却意义重大。
如果你有意识地让它们只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开始有了记忆,它就变成了能调动和激发大象的“场”,这里就成为了存储你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7.情感触发:让改变自然发生
越自责,越放纵
人们习惯的方式,是用焦虑恐惧,也就是用恐吓的方式来促成改变。
原因是,焦虑和恐惧的力量最强大,最容易被激发和控制。比如:
· 在学校里,老师用批评来让学生听话;
· 在工作里,公司用末位淘汰制来让员工努力干活。
我们也总是习惯用自责的方式来给自己压力,觉得这样能促成进步和改变。
内疚和自责能推动大象改变吗?当然不能。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一边内疚自责,一边拖延着不愿意改变了。
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很多你想改变的应对方式,比如:吸烟、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而产生的。
现在,内疚和自责增加了你的焦虑和压力,那你会用什么办法处理它们呢?当然还是吸烟、乱吃东西、拖延这些老方法了。
你要知道,那个你责备的自己,也正是那个要承担改变责任的自己。★如果你都已经把自己骂得士气低落了,那你还哪里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呢?TODO: 不要自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你们说她做得不错,其实是在说,她只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了。
“我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所以,你对自己还好吗?想起自己的时候,你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带着爱、同情和期待呢?
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也许,你就应该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了。
第二序列改变
事实上,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个,是作为内容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毕业3年中不断换工作),就是工作。
另一个,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他不停换工作这个行为。
他一直在改变的,是工作这个“内容”。而他真正需要改变,却没有改变的,是用不停换工作来应对焦虑的应对方式。盲目寻求变化,没办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8.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其实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从第二序列改变这个概念,你就能了解,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难在哪里呢?难在忍受。
人只要有焦虑,总是想要改变的。可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的常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去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误解是,很多人说自我接纳的时候,其实是把它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经常有来访者跟我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好。很想接纳自己,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呢?”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他其实是把自我接纳当做获得幸福、平静、快乐的手段。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自我接纳了,那我就会变得更好了。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9.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我可以给你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
比如:★我们会偶尔焦虑、会失眠,会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 一棵树从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
· 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 身体或者心理受到伤害,会缓慢地恢复,这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所以,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做改变,世界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
不能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急着改变,如果我们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自我接纳说的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什么呢?就是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10丨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Επίκτητος)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
世界在不停地变化,我们的经验也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
在行动上,我们要改变世界,可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11丨僵固型思维:为什么你会活在别人的评判中?
今天我们所讲的僵固型思维,就是要告诉你,能力并不能预测一切,有时候怎么看待能力,要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为什么表扬孩子“聪明”和表扬“努力”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德韦克教授解释说,表扬聪明和表扬努力激发了他们不同的心智模型。
表扬“聪明”实际上暗示了这样的观点: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解难题只是证明你聪明不聪明的方式。
一旦孩子接受了“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观点,而他们又被夸聪明,那他们自然就会努力维护聪明的形象。他们会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对自我的关注上来。这就是僵固型思维的特点。
相反,表扬“努力”却暗示着: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既然人的能力并不固定,他们不需要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能把目光专注到努力本身。
关注自我证明,还是关注能力成长,是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重要区别。
一个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他不行;而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却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成长的机会。
僵固型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如果你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你能力不够,所以就算努力,他们也会偷偷努力;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以努力为荣,因为他们觉得努力就是激发能力的手段。
他们对批评的看法也不一样。僵固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对他本人的负面评价;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是一种帮助人们改进的反馈。
★请记住,如果你相信变化,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会怎么发展才重要。
12丨突破僵固型思维:如何“正确地”犯错?
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因此会把注意的重点放到通过努力来获得能力成长上。
而僵固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聪明和维护自己的聪明形象上。
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我想先请你思考一下,人的能力究竟是怎么成长的。设想一下,如果你每天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做你已经会的工作,虽然工作也很辛苦,你的能力会成长吗?可能不会。
★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
如果你所在的环境提了一个超出你能力范围的问题,你必须努力去解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答错了,环境就会以某种方式反馈给你。
最终,你对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你的能力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就是能力成长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聪明不聪明”,“能力强不强”所形容的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能否促进能力的成长。
而僵固型思维却因为要固守“聪明”的形象,不愿意去面对挑战,从而失去了让自己真正变聪明的机会。
他们会本能地认为:我犯了错,那一定是我不够聪明,没把事情做对。他们会把错误等同于失败。
★当你把错误当失败的时候,你其实认同了这样的假设:事物的发展不是曲折向前的,而是直线式的,最终有一个终点——成功或者失败。而错误就是那个终点。这显然并不是事物发展的真实逻辑。
★错误和失败还有一个不同,错误说的是事情的结果,而失败就引向了个人评价。
管理错误的三种方法
我总结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
「得到」里很多老师都提过《原则》这本书。这本书里,讲到了桥水公司对错误的态度,就是公司不会惩罚员工犯的错误,而是鼓励员工讨论所犯的错误。
为此,★公司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错误档案,把所有人所犯的错误记录下来,供公司其他员工来学习。
错误是一定会犯的。★如果我们惩罚错误,其实就是鼓励大家把错误都藏起来。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这对公司的损失会更大。
转变对错误看法的第二个方法,是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
现在我想来讲第三个方法,那就是制定犯错计划。
我说:“如果要克服对错误的恐惧,你就必须犯错误。你要争取每周犯5个错误,记录下这些错误,反思这些错误的后果是否如你所想的那么严重,并思考你从这些错误中学习到了什么。多做多错,如果你没能在这一周之内犯足5个错误,就证明你做得不够多。”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讲到,有两种游戏:一种叫有限游戏。这种游戏有明确的规则,也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快结束这个游戏,并且赢得这个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错误就是意味着游戏的终止和失败。而另一种游戏,叫无限游戏。这种游戏没有明确的胜负,游戏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游戏继续下去。
★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一个无限游戏,那错误就不是游戏的终止,它是游戏的一部分。你甚至会有意识地犯一些错误,来让游戏变得有趣一些。
13丨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愿望和应该思维的区别
无论是想要儿子变乖,还是工作中想要超过同事,这些愿望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毕竟就像周星驰说的,“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必须”和应该思维经常是相伴相生的。而“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这个预期时,他就会陷入到严重的焦虑当中。
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支配着我们的愿望。
可是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好像变成了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这样我们就失去了我们的自主性。
我问他:“让同事喜欢你,或者超过你的同事,究竟是你的愿望,还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想了想说:“这应该还是愿望吧。”
我说好,★那你就去想,为什么它们不是必须的,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理由都列出来。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以完成,也可以不完成的东西,而不是必须要做到的东西,那我们会不会太容忍自己偷懒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当一个人说“我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这件事,而是说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不是关于外在世界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
他自己愿意投入和奉献多少,这当然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但是他决定不了这件事是否能做成。就算他有很大的愿望去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来迁就他的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
第二,★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做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变得更灵活。
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你越会去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你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最后我想说,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你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你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
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
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14丨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上节课我们提到,应该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另一种是对自我的应该思维。
今天我们就来讲第二种——对自我的应该思维。
简单来说,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暴政”,让我们在压迫中找不到自我。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他会想,“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既然那些成功的人都很努力,头悬梁锥刺股这件事我也会啊。”于是他开始遵照内心应该的规则行事。
他读书、听讲座、学习。可是他心里并没有特别想做成的事情。只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努力总是对的”。
有时他更像在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呢?
是的,他并不真的想要继续努力,而是希望通过摆出努力的Pose,来满足他心里我“应该要努力”的想法。
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这就是应该思维胁迫下的自我和自然状态下的自我的区别。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应该思维其实就是用别人的标准来代替自发行动的思维方式。
★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
15丨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习得性无助是对伤害的抽象。
B笼子里的狗不仅受了电击(之前受电击的笼子没有任何可以关闭电源的开关,换一个可以逃走的笼子后,受了电击也不知道跳出去了,小象+绳子例子类似),而且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不是电击,而是电击下形成的这种信念,让B笼子里的狗放弃了挣扎。塞利格曼创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来总结B笼子里狗的表现,叫做“习得性无助”。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背后,我们也经常想“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绝对化思维。
这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假设有个叫小罗的年轻人,他刚毕业不久,到一家创业公司工作。
这家创业公司由于刚起步,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而且老板因为自己压力也很大,对他非常挑剔。结果做了半年,他挨了老板很多骂,还被开除了。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创伤事件,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那他会怎么想呢?
如果他受的伤害比较小,他可能想:我不适合这家公司的工作。他对重回这家公司会有恐惧,这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把防御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小罗就可能想:我不适合去创业公司工作。这样,他就把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排除了。
如果他的防御范围再扩大一点,他就可能会想:我不适合去公司工作,也许我应该考个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
如果再扩大呢?他可能就想:我不适合去工作,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我根本没办法应付。那他的防御范围就扩大到了所有的工作,他可能就选择在家不工作,当一个啃老族了。
从“我在的这家公司很可怕”,到“创业公司很可怕”,到“公司很可怕”,到“工作本身很可怕”。
被开除这件事对他的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就越抽象,他的思考方式就越绝对化,他防御的范围也会越大。
反过来也一样,他对这种挫折的思考越绝对,他的情绪反应也会越大,他会越悲观和沮丧。
先说说第一种绝对化的方式—— 永久化。所谓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假如因为经常加班,导致你这段时间很疲惫,那么你既可以跟自己说,“我状态不好,我累了”,也可以说,“我很没用,我完了”。
“累了”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它其实是隐含解决方案的。你累了,那你休息一下也许就好了。可是如果“你完了”,这是一个永久性的判断,那就没有变化的可能了。
比如,妻子会指责丈夫,“你总是只想着自己,你总是每天不回家”。丈夫就会回应,“我哪有每天不回家,我只是偶尔一两天有应酬而已,而你呢,你总是这样大惊小怪、无理取闹”。
“总是”就是一种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这时候,我就会问他们,有例外吗?有没有丈夫早回家的时候,或者妻子也是体贴你的时候?如果有,就不能说“总是”了。
悲观思维的第二种绝对化的方式—— 普遍化。所谓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
如果有人对我不公平,那就是这个世界对我都不公平。我们在前面举例的小罗,从这家创业公司的工作不好,推广到所有的工作都不好,这就是一个普遍化的例子。
悲观思维的第三种绝对化方式—— 人格化。所谓的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这是一种常有的心理反应。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电影片段,主角遇到了倒霉的事,他就会对着天空喊:“老天爷,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
这就是一种人格化。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这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却让我们陷入了不必要的内疚和自责。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16丨与自我辩驳:如何突破防御型思维的操控?
对于不理性的思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辩驳:第一种辩驳方式,是实证式的辩驳。就是找与不理性的结论相反的证据。
第二种辩驳方式,是逻辑式的辩驳。辩驳的重点,是推理的合理性。几乎所有的不理性思维,都有过度推理的问题。
人有时候会通过抽象化的方式来扩大防御范围。可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这是不合理的。
第三种方式,是实用式的辩驳。简单地说,就要问:“我这么想有什么用。”
三种错误的思维倾向
可是大部分人并不习惯用“有用”、“没用”来思考,他们的思考方式背后,有一些错误的倾向。
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可以把这种错误倾向归结为三类。
★第一种倾向,是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事实真相,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实,以前我也这么想,但现在我不再这么想了。对于“我有没有魅力”、“有没有人喜欢我”这样的事情,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相。探究这样的真相也就毫无意义。
★第二种倾向,是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真相,而很少去容纳其他可能性。
“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知道。”如果你这样想,你就很难有改变的空间了。
第三种倾向,是我们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非理性的,但是很爽、很带劲,所以就是要这么想。
比如,“我就是要把她想得很坏,否则不解我心头之恨。”,“我就是要把自己想得很糟糕,就是想丧一下。”
关于这一点,我是这么想的:
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失望、沮丧和愤怒。可是如果任由情绪把我们的想法带走,那我们就放弃了控制自己想法的责任,也就放弃了做一个理性的人。
17丨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如果让我凭空努力,哪怕我想出再多克服拖延症的方法,也不会有效。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把我们心里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解决问题了,为了完成梦想,你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你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而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想要的东西来思考现实。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自然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也就没有持续的张力了。
18丨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心理对照法:先想好处,再想障碍
心理对照最大的好处,是既通过乐观的幻想,保留了目标带来的张力,同时,又把幻想拉进了现实,让目标切实地跟现实发生联系。
执行意图: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
执行意图是怎么做的呢?就是让你在设想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用一个条件语句——“如果……就……”。
你可以试着把“如果”设置为那些非常简单明了又醒目的时间地点信息。比如,“如果我吃完晚饭,我就会翻开书看几页”,“如果我感觉到睡意了,我就会把kindle放到床边而不是手机”。
一般来说,你预埋的行为线索越具体,到这个时间地点以后,行为线索越能触发行动。一旦你真的做了这样一个计划,你执行的概率要远远比普通的计划要大得多。
★WOOP思维:克服障碍的计划
发明心理对照法和执行意图的两夫妻,决定把这两种思维工具结合起来,变成一种。这就是WOOP思维。
WOOP 思维是什么意思呢?
W ——Wish,就是愿望的意思。你可以先想想你在本周、本月或本年需要完成的愿望。
O——Outcome,最好的结果是什么,这两项是增加目标的张力。
O——Obstacle,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P——Plan,计划。
注意,这个计划就是用“如果遇到了什么障碍,我就怎么做”,这样“如果……就……”的句式写的。
我们经常说,人要仰望星空,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也要脚踏实地,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在幻想中。WOOP思维就是一个让我们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工具。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
这两句话,前者讲的就是专注精进,后者讲的就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同时结合起来,才能既保持积极上进,又能让自己内心平静。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控制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你所担心的事情里,有哪些是你能控制的,哪些是你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专注到你能控制的部分。
实际上,很少有事情是绝对不能控制的,或者是绝对能够控制的,很多事情是混杂在一起的,既有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又有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
那该怎么办呢?
控制两分法的第二步,★对于不能够完全控制的事情,把你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
举例: 你不知道这次实验的数据是否理想,但你知道多做几次实验,更可能获得理想数据;
·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灵感,但你知道多读几篇文献,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研究灵感;
· 你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有时间帮你修改文章,但你知道多催他几次,他更可能给你反馈。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它★能够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