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收到一个朋友的微信留言:
小女高一,因单恋一男生学习严重分心,无暇顾及自我,包括学习和生活,关心男生健康却不懂照顾自己。该男生系个中高手,不冷不热,若即若离,已祸害不少女生,他自己也坦言初中三年把小女带坏了。阴差阳错,高中又在同一学校同一班。小孩本来心情平静,但要是一上网和他聊出现不开心,就心情极度烦躁,莫名其妙发火,我们让她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就大哭大闹。
孩子上学期参加一诗词比赛受到老师赏识,对XX大学中文系产生兴趣(之前对此类问题从无目标),提出春节去南京看看,计划春节两人去XX四天。路上和孩子聊些什么好?
希望能达到两点,一是把感情先收起来,既然得不到,不如先放下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好。二是学习上数学太差,希望能接受补课,她语文不错,英语也可以,可是数学拉分太大。
怎么说好呢?
这朋友是在我男神丛非从的地面成长课上认识的,供职于某一上市公司法务部,事业有成,乐观开朗,但女儿的教育问题常常令他感到头疼,之前我们一起探讨孩子升入高中后,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现在又碰到了早恋问题。
犹记得某年刷屏的新闻:父亲一怒之下把早恋的女儿打骨折。朋友在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没有着急上火,怒极攻心,而是积极的寻求帮助,期望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本身就代表对女儿深沉厚重的爱。因为有这样的父亲,我们在以上消息里也可以看出,女儿个性张扬,敢于爱且勇于追求爱,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这在心理学上认为是“高自尊”的人格,是具有生命力的体现。
女儿读高一,十五六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期。我奋斗在教育一线,长期和这个年龄的孩子接触,发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懂的东西丝毫不比大人少。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还是孩子,但在他们的心里,早已经不把自己当成孩子了。他们的“自我”在飞速发展,有很强的的自尊心。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要求同等地位,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
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朋友女儿的问题上,必须坚守的两个原则就是:
1、双向互动,不一味的以大人的需要为导向;
2、尊重理解孩子,正视、重视他们成长中的需要。
基于这样的原则,我发现“早恋”反倒成了朋友和女儿沟通的切入口和契机。爸爸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博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但这是大人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现阶段的女儿并不认为男孩是渣,她希望获得爱情,想要得到回应。从这一角度看,女孩其实很可怜,被困在爱情里,求而不得,又在周围寻找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她的痛苦、无助、难过、悲伤、纠结...统统都不敢表露,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也只能发发脾气,又害怕露出破绽,被家人怀疑,打压。
于是,我给朋友的建议是:
1、开门见山的表明自己知道“早恋”的事了,讲述自己的过往。
这一步,是为了拉近和女儿的距离,促进与女儿的关系。很多时候,关系大于教育。
2、建立好的关系之后,鼓励女儿自我暴露: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对方的什么?对方做了什么吸引了你,能具体说说吗?对方喜欢你吗?你认为对方会喜欢什么样的女孩?
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上才能问。如果孩子感受不到充分尊重和理解,这些问题只会激发她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这些问题本质上也是为了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对方的什么品质”,其实是在寻找孩子在心灵成长方面,欠缺了什么。而“对方喜欢什么样的人”,也并不是为了鼓励孩子为了得到对方的喜欢而改变自己。心灵导师张德芬有一句名言: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这个问题问的,其实是孩子希望自己具有,但暂时并未形成的美好品质。
在这一步,经过充分的共情和沟通,不仅父亲更加了解自己的女儿了,女儿也更加了解自己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可能会在内心默默的做一个决定。那么下一步就水到渠成了。
3、带孩子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带她去参观她喜欢的大学,如果有机会,能体验一下目标大学的生活更好。
多重的体验和眼界的开阔,有助于孩子摆脱之前的樊笼,认识到更多种可能,才不至于困在原地。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大人要放下自己内心的期待和偏见,去理解共情孩子。
2、放弃讲道理,道理永远不是讲明白的,亲身体验后的开悟才是不二法门。
3、孩子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可能不会立即告诉大人,大人也不必逼问,时刻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静待花开。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建议。
我是Lemo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教师,85后二宝妈,爱心理,爱运动,爱聊天,随时欢迎来撩。个人微信号:ningmengweisuan(柠檬微酸的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