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不由得的想起了一句话“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开始反省自己不会喝酒,那有没有故事呢?
20岁还是太年轻了。因为这种年龄上的劣势,所以我十分羡慕那些有故事的人,往往在倾听的时候多了一份敬畏和向往。之前总是听说“有故事的男人才是最有味道”,而对于我们这些还在原地玩着泥巴的“小鲜肉”来说,这种味道的拥有也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2016是我人生的第二道坎,第一道坎应该是我小升初的时候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好像我20岁之前的所有困难都紧紧围绕着“学习”和“读书”。
由于幼年跟随父母在外,在另一座城市里逗留了12年。这种带着“异乡人”的身份,即使在陌生的城市里呆多久,就算你学会了他们的语言,慢慢的接受并效仿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还是无法融入他们的市井生活,因为你永远摘不掉那顶帽子。
在一群陌生的语言环境下,我始终坚持着不去被他们的语言同化,所以,我现在既不会说那做城市语言(只能听的懂),也说不清家乡话,我是个“伪家乡人”。
由于幼年就跟随父母在外,所以我很小就学会如何去察言观色。或许很多人都会有我这种想法:越是陌生,我们往往越是在意。这使得我整个童年都是伴随着或有或无的自卑,所以我努力地用另一种方式去平衡这种自卑感——也是一种最笨的方法——学习。
那是个大人们问我想读什么大学的时候,我们还能有资本去回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时候,是个还能有着当科学家的梦想的时候。
小升初,本来不需担心上不了当地的初中的,但是却因为“异乡人”这一身份,这其中就暴露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最后可能会导致——如果材料不齐,很可能我上不了初中。
于是,为了这件事我的父母开始凭借他们在这里积攒的十几年的人脉,努力的为我的前途排忧解难。当所有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后,我出乎意料的只比录取线多一分。
所以在那个暑假,我玩的很不好,心情虽然不至于抑郁,但也不见得多么乐观。但是我的老师还是打电话过来慰问,说了一句“这还只是你人生的第一道坎”。
那个时候还太小,不懂得说未来,只是焦灼于当下。现在想想那时候我妈妈下午放学后带着我提着一袋子的荔枝(是那种装米的袋子)去校长办公室,希望校长能够帮点忙还有点哭笑不得。
最后我还是上了当地的初中,仅以一分的优势,我不知道校长最后到底有没有帮我,但我知道,这道坎已经过去了。
第二道坎是我去年我高考的时候,具体的情况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我用三年的时间,开成就一个失败的自己》已经交代清楚了。
活到现在,好像我能拿来作为谈资的也只有高考那件事了。不得不说,这样的人生实在太肤浅了,过得太“精致”了。
我一直认为,有阅历的人生一定要是有许多故事的培育的,这里的故事不见得就是生生死死,轰轰烈烈,但一定要是经得起推敲的。
我很想做一件“出格”的事情,就好像上个世纪的青年都希望能有一身的纹身一样,我似乎对于这种疯癫有着莫名的执着和嫉妒。有一次在群里聊天,朋友发的一张表情包,上面配文“你嫉妒什么,就是你缺少什么”,加上滑稽的表情,本来是一句挺搞笑的图,我却不由得脸红了。
故事,是要来珍藏的。
它不像女儿红,埋地下几年,十几年后再挖出来品一品。它更不是下酒的菜品,那种机械的咀嚼动作根本就体会不到“故事”本身的淳厚!
拥有了故事,应该不显于表,不露于行。沉淀在一个人的最深处而不被人发掘,待到交流时才发觉“此人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