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一趟,对于侄女的教育又多了几份感想。
农村出身的孩子最容易缺少的性格特质就是缺乏自信心,因为家庭环境缺乏认可、鼓励的氛围,也可以说是家庭氛围不好,做好了没有显现的鼓励,做错了却满是责备。对于幼小的儿童而言,学习差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根据侄女的情况,去觉得要想全面提升,万事要从自信心培养开始。
一、自信心的定义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 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当一个人有足够的自信心时,他就是一个强大的、独立的个体,只有强大的个体才能从容地面对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即使有处理不了的问题也能通过各种途径求助从而解决困难。
二、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的培养只能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有句话叫“见多识广”,扩大视野才能扩大思维,扩大思维才能提升能力,能力提升才能助力自信心的增长。那如何扩大呢?最简单的来源就是多看多做,多思多想,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出游大环境不好,无法远游,只能困在原地,于是读书就是一条最快捷最有效的路了。
三、家长须做的改变
小孩学习过程中,家长要降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阈值,细心观察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语言或者物质的鼓励,或许你赞许的目光能够改变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