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中饭,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打算到学校。为了方便,点了“滴滴”,听到司机接单的声响后,一瞅手机——“九分钟后司机方可赶到”,我犹豫该不该取消,想着人家司机老远接了单,突然被我取了……算了,等着吧,时间还是允许的。
索性,提前出门。昨夜惊雷,满天的冷云被急速下光,这会儿的大太阳照着匆匆出门的我,我的心情瞬间躁了起来。
我边走边看着来往的汽车,不知不觉走到了马路边。这时滴滴司机打过电话,说了几分钟,就是一个意思:不认识路!我看了下手表,已过了十分钟。我知道司机也是很急,从老远赶来,发现自己绕晕了,但是我也很急,两点钟要参加《思维与语言》的共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我如果狠下心取消了总是有些不近人情,再等等呗。
过了两分钟,司机又打来电话,电话里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问我详细的地方,应该是司机找了一个路人跟我通话。我一路小跑,赶到了特别好找的一个地方,终于搭上了“滴滴”车。刚上了车,司机就说:姑娘,不好意思啊,我不认识路,导航把我绕晕了……几句道歉,满脸歉意,想想生活不易,我把满腹牢骚咽下。我看了下手表,已经一点五十五,反正已经迟了……
一路上,我都在思考,为什么人越着急就越会遇到让你更加焦躁的事?冷静下来想一想,也许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造就了结果。我如果提前一个小时出门,此类事情即使发生了,也无关痛痒;我如果果断地取消了“九分钟”才能赶来的司机,司机就不会有歉意,我也不会迟到;我如果会开车,也许更容易掌握自己的时间……
上学时候,学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此时想来,那时真的是为了成绩而学习,从来没有真正连接着自己的生命去想哲学。类似我刚才的心路历程,不过就是内心世界的阴晴转变。想通了一路不焦躁,理解了万事皆洞明。
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不就是在“风雨之路”中,靠着自己强大的内心,一笑而过吗?
世事纷纷扰扰,我们不可能永远理性,学会处理情绪,也是饶恕自己的良好方法。
最近读完《行者无疆》,余秋雨辞掉自己的职务,全身心研究文化,只身前往世界的各个角落,用最谦虚、最虔诚的姿态,解读世界各地的文化。之前读的《中国文脉》和《山河之书》也是如此,用自己的亲身阅历和丰富的学识,在文化这条路上留下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很喜欢他这种“放下”的姿态,一个文人究竟能给社会,甚至是国家带来什么?五花八门的百家之言,最终要汇成一股文化的长江。那么,谁能放下身段,抛开繁华世事,走到文化一线,走到初始的那个陋巷、那间窄屋,谁就能成为引领者。
这里是眼前和长远的区别。人的一生和浩瀚宇宙相比,不过是白驹过隙。背负了身在之物,就无法轻松前行,也就无法抵达梦想的彼岸。
笔记本里是密密麻麻的痕迹,每一个字,都是从花甲老人的灵魂里走出。我无法走那么远,毕竟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我还有一帮子学生要带,那么,我可以在他的书里,找到慰藉心灵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用心体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