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医方明研究(上)
佛学号称五明之学,即语言文学之声明,工艺学说之工巧明,医药学说之医方明,论理学说之因明,宗敦实践学之内明。此五学者,几乎囊括世间一切学说,亦是古印度沙门所必修的课程,其学说博大精深,渊旨难测,了无尽穷,故佛教才能在历经沧桑而不毁,迄今巍然屹立。近年来,随着东方文化的弘播,研究佛学者愈来愈多,并逐渐向高级知识层及上层建筑渗透。然而观诸多学者,多是偏向於声明及因明方面的涉猎,在工巧明及医方明方面着述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五明当中,佛教医方明实际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继承了古印度的朴素哲理和原始医学,更复经中土的传承加之历代大德的不断完善演变,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医疗理论体系,与中西医相比,可说是有过而无不及,惜後人极少重视挖掘和整理,使这一罕世瑰宝隐藏在三藏十二部中,不被人们窥及,令人叹息。後学一年轻晚辈,不敢妄自舞笔弄文,只能将平素浏览内典之心得体会,略加整理,报告於後,期冀能起抛砖引玉之效,促成十方同仁大德共同来挖掘整理之。
上篇(病理篇)
一、因缘学说与阴阳根本律
什么是因缘?佛学辞典云:因,是指主要的原因,如种子。缘是指次要的原因,如水土阳光。由此因缘相生,便生出谷米来。因缘学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亦是佛教的核心学说,其在理论上有一套周密完善的逻辑系统。它认为,法界万物之生起,无不由因缘和合而成,缘合则生,缘散则空,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故佛教以一「缘」字为立敦之基础。有因则能生果,有果则能招因,因果相循,周而复始,依着自己特有的轨道而育造万物。
宇宙万物,虽然至广至方,综错复杂,但细细观来,又无一不能离开因缘二字,不论是物还是众生,必需要有适当的因,佐以适当的缘,才能够生於种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种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万法的存在,亦不离因缘,不管是心法还是色法,都不能离开这个范畴。一旦这些必要的因素消失,那么万法亦同归湮灭。因此,宇宙间万法之生灭,没有不受因缘限制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没有一法能先一切其它法之立而独立,也没有一法能後一切其它法之灭而独留。这一观点,与中国医学中的「孤阴不生,独阳下长一十分相似,於後面再论述之。
具体分类来说,宇宙万法,可由四缘具备而生起,此四缘者即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和增上缘。
因缘,就是真如万法的种子,种子能起现行,现行反过来又熏习种子。它们互为因果,令宇宙万法能够出现,由於现行本身又成为未来现行的种子,因此,种子与现行,其实非一非异,不可分割。种子是一切万法之因,这种万法成立的主因就叫因缘。万法生起的时候,亦有次第生灭的特性二刚念能导致後念的生起若是前念下灭,後念便不能生起,若没有这种条件,纵有因缘,万法亦下能成立,这种必要的条件,就是所谓次第缘。有了因缘与次第缘,没有适当的外缘引发,种子亦不能现行,犹如植物缺少阳光雨露,虽有变异成长的能力,但不能出现生机,这种为种子所攀附的缘,即是所缘缘。具备了三种缘之後,万法仍下能圆融,仍需要一种增强它攀附外缘的力量,这种缘即是增上缘。具足了四缘,则万法具焉。这就是佛教的因缘学。在中国医学理论体系中,这种缘同样具足,只是转换成另一种名称罢了,道学家称它为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也是囊括宇宙万法的一门学科,它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只是指日光的向背,後来引申为气候的寒热,方位之上下左右,运动和静止。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事物均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来概括它,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故《易经兰》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是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精炼地概括了宇宙万物不离阴阳之根本规律。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始也。」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暖的、明亮的都属於阳,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是属於阴。故《素问·阴阳离合论兰石:「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下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它的根本规律,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三、阴阳的消长平衡,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对立与制约,就是阴阳的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以维护宇宙万物的平衡。如白天与黑夜,躁动与宁静。阴阳的互根互用,即是阴阳两种属性各自依赖对方而以存活。所谓孤阴不立,独阳不长,二者之间缺一下可,与佛教的因缘学说十分相似。阴阳的消长平衡,就是事物绝对与相对运动规律的揭示,也就是说事物在运动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相对的静止之中又包涵着绝对的运动。阴阳的相互转化,亦就是因果关系,造业即造因,有因才有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果又反过来变成因,再促成果的生长,共同维护着宇宙万法的发展变化。
阴阳学说与缘起学说都是朴素的,是先哲智慧的结晶,常言云:大道相通,万法归一。细细看来,缘起学说与阴阳学说,二者之间,又是何其的相似!
二、四大与五行
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物质属性,它是构成宇宙万法的根本物质。因它们周遍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色法,故又称为种。以属性而言,地以坚硬为性,属地大。水以潮湿为性,属水大。火以温暖为性,属火大。风以流动为性,属风大。佛教认为:此四种物质乃是构成宇宙万法的根本要素,一切皆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一旦分散,则万法归於坏灭,故云四大本空。以人体而言,毛发爪牙、皮肉筋骨为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以五脏而言,脾主肌肉为坚硬性的地大,肾主水为潮湿性的水大,肺司呼吸为流动性的风大,心肝主火为温暖性的火大。四大种物质,基本上是处於有规律的运动之中,按照各自的属性维持着人体生理平衡,互相制约和互相消长,一旦失去平衡,则机体即发生病变,四大缺一,则成空坏灭,生命即告灭亡。故四大学说在於临牀诊断方面亦有着巨大贡献,《法苑珠林主子·「夫三界遐旷,六道繁兴,莫不皆依四大相资,五根成体。聚则为身,散则归空。然风火性殊,地水质易,各称其分,皆欲求实。求实之理,既难所以调和之乖为易。忽一大不调,四大皆损。如地大增,则形体黢黑,肌肉青瘀,症瘕结聚,如铁如石。若地大损,则四肢损弱,或失半体,或偏枯残废,或毁明失聪。若水大增,则肌肉虚满,体无华色,举身萎黄,神颜伹丧,手脚潢肿,膀胱胀急。若水大损,则瘦削骨立,筋现昧沉,唇舌乾躁,耳鼻焦乾,五脏内煎,津液外竭,六腑沉耗,不能自立。若火大增,则举体烦熳,焦热如烧,癃瘾疽肿,疮痍溃烂,脓血流滥,臭秽竟充。若火大损,则四肢赢瘠,脏腑如冰,焦满凝寒,口若含霜,夏暑重裘未尝温慰,食不消化,恒常呕逆。若风大增,则气满胸塞,腑胸痞膈,手足缓弱,四体疼痹。若风大损,则身形赢瘠,气裁如线,动转疲乏,引息如抽,咳味噫襁,咽舌难急,腹压背蝼,心内若冰,颈筋喉脉尽作鼓胀,如是种种皆是四大乍增乍损,致有疴疾。既一大缨羸,则三大皆苦,展转皆病,俱生煎恼。四大交反,良由苦报。」
《佛说医经》亦云:「人身中本有四病,一地二水,三风四火,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地增力盛,本从四病起四百四病。故土属身,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以现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观点来看,佛教对四大的分类和划分,是十分精确而科学的。
在中国医学理论体系中,除把构成宇宙万法物质分成阴阳两大类外,还将其划分成五种物质,即金、木、水、火、上。五行学说,就是论述这五种物质的一门学科,它与佛教的四大学说十分相似,都是以最朴素的、最基本的元素来概括万法的起源。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是也,乃是指事物的运动属性,亦是构成万法的最基本物质,故五行在最原始阶段被称为「五材一。《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在演绎五材中说得最为明了,「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生也。」《国语、郑语》:「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种原始朴素的五种物质属性,经过後世的逐渐演变,遂将五行学说用来阐述事物之间的联系。它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栢尅地运动着的,并在运动中维护着事物的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因五行学说过於精深和弘博,本文不想以太多的篇幅来论述,滋就以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来略述之。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基本法则。如木曰曲直,泛指具有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物质。火曰炎上,指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物质。土爱稼穑,指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物质。金曰从革,指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物质。水曰润下,指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以地球而言,日出东方,具有升发特性,故属木。南方炎热,有炎上特性,故属火。日落於西,与金的肃降相似,故属金。北方寒冶,与水的特性相符,故属水……。以人体而言,肝主升而属於木,心阳主温煦而属於火。脾主运化而属於上,肺主降而属於金,肾主水而属於水。
(二)、五行的相生相勉
五行学说并不是孤立静止地将事物归属於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尅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其主要表现在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尅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尅,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两者之间共依共存,共同维护着事物的平衡,若一方太过,事物即遭破坏。以人体而言,相生相尅之间一旦失去平衡,生理即会发生病变,机理即失去平衡,它们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
木尅土,土尅水,水尅火,火尅金,金尅木。(相尅)
这样以次相生,以次相尅,如环无端,生化不息。故《类经图翼》云:「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三、业力学说与病因病机
病因,即引发疾病的原因。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中国医学及佛敦医学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人体各脏腑与外界环境之间,既统一又对立,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又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共同维护体态的变化与平衡,从而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而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病变。《法苑珠林》云:「夫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人之常数也,天人亦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癃疽,奔而为之惴,竭而为之焦……。一中国医学在疾病的分类方面认为:引起生理心理的病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的异常、疫疠的传染、精神的刺激、饮食与劳逸、持重努伤、跌仆金刀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等。总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六淫、七情及外伤三类。
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此六种自然界气候,在正常情况下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於人体是无害的。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是说人依靠天地之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遵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发育,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它不会使人致病。但当这六种自然界气候发生太过或不及,以及反常时,人体正气不足,抵抗能力降低,六气就能成为诱发疾病的因素。是故称为六淫,又称为六邪。
七情 指人体喜怒哀乐忧思恐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在突然的、强烈的、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导致内伤病的主要原因,故又称为「内伤七情」。
佛教医学在病因的分类方面有所不同,它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理的和心里的以及因果循环报应所致的。超出了中西医学的疾病分类范畴,兹详列如下:
佛教医学认为:得病有十因缘,一、久坐不卧,二、食无贷,三、忧愁,四、疲极,五、淫浃,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下风,十、制上风。此十因缘者在正常情况下共同维护着体态平衡,然一旦太过或不及,就会引发人体疾患。其中疲极、忍二便、制二风是属於生理上的,忧愁、瞋恚是属于心理上的。食无贷及淫浃是属於饮食及房务所伤的。真正最具有佛教医学特色的是业报致病及禅病。
业报致病的机理,即是佛教的万有因果律,正如古德所云:法界万事,不出因果。此因果二字,含摄法界,囊括宇宙人生,包罗万象,无有遗漏。吾人所有的一切思想行为,无时不是在造业,举心动念,亦是造业,只是善恶之分而已。所造善恶之业,皆留种子於心识之中,产生一种牵引力,如影随形地随着生死轮转,在未来适当的时间和环境里,带来适当的果报,是故《维摩经主子·「是身如影,从业缘生。」
业力有一种特性,就是在未为众生带来果报之前,绝不会消失。若一时倘未遇缘生报,则便生生世世,存在众生心识之中,伺机而动。其力量百千世而不失。所以业报是绝难逃脱的,它贯穿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故又有现报、生报和後报三世果报之说,现报者,谓今生造业,今生受报。生报者,今生造业,来生受报。後报者,谓今生所造之善恶业力及因果缘,今生难以成熟现报,则将延至後世,及至极为久远始受其报。
故佛经云:「欲知前世因,今日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日作者是。」
「善男子,端正从忍辱中来。富贵者从布施中来,贪穷者从怪贪中来,位高者从礼拜中来。下贱者从骄慢中来。瘩瘂者从诽谤中来,长寿者从慈悲中来,短命者从杀生中来,诸根不具备者从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从持戒中来。一
造成业力的条件有哪些呢?就是贪、瞋、痴三毒。众生的业若是由贪、瞋、痴而起,那么不论他在哪里轮回受生,这些业都跟随着他,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里成熟结果。这种业力所致的病症,在临床上很难有具体的特徵和病例,可说是四百四病皆可由业力所起。
《杂宝积经》:
「若杀罪业,是肝眼病,
饮酒罪业是心口病,
淫浃罪业是肾耳病,
妄语罪业是脾舌病,
偷盗罪业是肺鼻病,毁五戒罪业,则有五脏五病……。」
《梁皇宝忏》:
「“过去世毁谤别人,感得今生耳聋口哑的报应;
过去轻蔑别人,所以今生长得矮小身材;
遮佛光明得今生丑陋病,
恶口谤人,今生得口舌痦瘂病,
鞭挞众生,今生得恶疮瘫肿病……。」
《摩诃止观辅行》中把疾病分为“身病”和“心病”,“身病”中又分“因中实病”和“果中权病”。“因中实病”是凡夫众生业报所感,凡夫执幻为实,深以为苦。“果中权病”象经文释迦牟尼佛、维摩诘大士示疾,圣人本已离幻,不以为苦,示疾是为度化有缘众生,方便示现。圣人无“心病”。
《大智度论》:“生盲者,先世重罪故。
云何先世重罪而令生盲?
答曰:若破众生眼、若出众生眼、若破正见眼言无罪福,是人死堕地狱,罪毕为人,从生而盲。
若复盗佛塔中火珠及诸灯明、
若阿罗汉辟支佛塔珠及灯明、
若余福田中夺取光明,如是等种种先世业因缘故失明。
《贤首五教仪科注》的第三十七卷把疾病分为:
“四大五脏病相”;
2、“鬼神所作病相”;
3、业报所感病相。
我们采用《贤》文中的分类法。
第一类“四大五脏病相”,我们称之为“生理病”。具体的表现有:
1、外感风寒、内伤湿热等引起的四大不调生理不适。《贤》文中有相关病症的描述:甲、四大增损所生的病:
(1)地大增者,肿结沉重,身体枯 等一百零一种病生;“地”主要指人体内的骨、筋、肉、脂肪、内脏等固体物质。如内脏的器质性、功能性病变及骨折、肿瘤等。
(2)水大增者,痰阴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生;“水”主要指人体内的血、尿、唾、体液、汗、精液等流体物质。如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3)火大增者,煎寒壮热,呕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火”主要指人体维持正常体温的系统。此系统一旦紊乱,体温即会不正常。
(4)风大增者,虚悬,怄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风”主要与人体内的呼吸系统有关。若此系统不调,人体就会缺氧。
乙、五脏所生的病:
(1)从心生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心主口故);(2)从肾生病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肾主耳故);(3)从肺生病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痛,心闷鼻塞等 (肺主鼻故);(4)从肝生病者,多无喜心,忧思嗔恚,头痛无味等 (脾主舌故)。
《四部医典》:
“诸病总因归纳只一条,只因不解无明为蒙昧”。
《灌顶经》:
“其世间人萎黄之病,困笃著床,求生不得,
求死不得,考楚万端,此病人者,
或其前世造作恶业罪过所招殃咎所引故也。
《增一阿含经》:
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
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
若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
《金光明经》:
云何当知,四大诸根,衰损代谢,而得诸病?
云何当知,饮食时节,若食食已,身火不灭?
云何当知,治风及热,水过肺病,及以等分,何时动风,何时动热,何时动水,以害众生?
时父长者,即以偈颂,解说医方,而答其子:
三月是夏,三月是秋,三月是冬,三月是春。是十二月,三三而说,
从如是数,一岁四时,若二二说,足满六时,三三本摄,二二现时,随是时节,消息饮食,是能益身。
医方所说,随时岁中,诸根四大,代谢增损,令身得病。
有善医师,随顺四时,三月将养,调和六大,随病饮食,及以汤药。
多风病者,夏则发动,其热病者,秋则发动,等分病者,冬则发动,其肺病者,春则增剧。
有风病者,夏则应服,肥腻酢,及以热食,
有热病者,秋服冷甜,等分冬服,甜酢肥腻,肺病春服,肥腻辛热,饱食然后,则发肺病,于食消时,则发热病,食消已后,则发风病。
如是四大,随三时发,病风羸损,补以苏腻,热病下药,服呵梨勒,等病应服,三种妙药,所谓甜辛,及以苏腻,肺病应服,随时吐药, 若风热病,肺病等分,违时而发,应当任师,筹量随病,饮食汤药。
《大智度论》卷十四云:
“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正法念处经》:
“由心故作恶,由心有果报,一切皆心作。”
《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诸业心为本”。
《佛医经》、《医喻经》、《疗病痔经》、《治禅病秘要经》、《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咒时气病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
在临床治疗上亦需特殊手段,一般药石效甚微,或初治甚易,久之则辗转缠绵,针砭乏效,最终沉疴难起,病人膏肓。
医僧对医学的贡献
在印度,佛教的比丘们大多数均通达五明之学,特别是医方明,这是出家僧众所必备的知识。因此,历代以来佛教界出现不少名声远播的医僧、医学著作,对社会贡献良多。
佛图澄大师:东晋时代受石勒、石虎尊为国师的比丘僧,善神咒,巧医术。当时多有长年卧病,为病所苦,又无人能医治的病人,佛图澄于是发心施医,使病者应时而愈。
竺法调法师:印度东来的比丘,在常山寺定居,精通医术,颇负盛名,常有百里以外前来求医者,经其疗治,均能痊愈。
单道开法师:敦煌人,当时秦公石韬染患眼疾,由于单道开的治疗而得痊愈。
竺法旷法师:东晋中叶,疫病流行,村人莫不为苦,竺法旷遂游行各村落,为患病百姓看病疗疾。
诃罗揭法师:晋武帝大康九年,洛阳城瘟疫流行,染患者不断死亡。诃罗揭目睹此景,遂发心为患者医疗,十之八九均得痊愈。
法喜法师:唐朝雍州津梁寺僧,他在京师时,对患病者亲自为之治疗,尤其他人以为污秽不堪的屎尿涕唾,他都亲自为病人处理,非但不嫌恶,而且心情愉悦,甚获同参道友及远近闻名求诊的患者敬重。法喜法师不但治愈患者的身病,并且耐烦的以佛法安慰病人,令患者去苦得乐。
禅病,在佛教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比例也可说是佛教医学的特色所在,诱发禅病的根源亦是贪瞋痴三毒太过炽盛,导致无明遮染,执幻为真。或外感风寒,或系心太过,或懈怠放逸,或引导不正,或长坐不卧,这些都是直接诱发禅病的原因。其临牀表现有多种多样,一般以精神错乱者居多,或乍寒乍热,或喜怒无常,或昏钝棹举,气机壅滞以及偏痹失枯等。《大乘起信论》云:「或现恶形:以怖其心。或示美色:以违其意。或现天形,或菩萨形,乃至佛形,相奸庄严。」「或数瞋数喜,或多悲多爱,或恒乐昏昧,或久下睡眠,或身婴疹疾,或情多疑惑,或溺情从奸,或自觉得奸饮食,下饥不渴。」在临床治疗上一般采取信仰疗法或以禅治禅,让患者了解万法唯心,了无实相的道理,即可灭除幻视幻听及自我的诳惑。所谓心灭则种种法灭。除去禅之惑乱,即可证人无相无念之境界。是故《增一阿含经兰石:「如是比丘,亦有三大患,一贪欲、二瞋恚、三愚痴,然有三良药可治,若贪欲起时,以下净往治及思惟不净道。若瞋恚大患者,以慈心往治及思惟慈心道。若愚痴大患者,以智慧往治及因缘所起道……。」具体治疗禅病的手法多矣!《治禅病秘要法》中尽有所述,今下详叙。
四、心力探源与防治原则
心是什么?心就是人体的思维活动。心力,就是人体的意念能力。此心与医学上所指的心不同,医学上所指的心是心脏,是一个具有造血功能和输血功能的器官,它由心房和心室所组成。而佛教所指的心是泛指整个思维系统和潜意识系统。
佛教认为:万法为心所生,心与物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皆曰真如。因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佛教亦称为心地法门。特别是禅宗,注重於心的修持,故又叫心宗。
心性学的概念,包括心、意、识三个方面o/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吡若南,主要的意义是为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意,即第七末那识,华译为意,思量之义。匝审思量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有思考、辨别、判断、分析、综合等作用。唯识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再将这八识各具不同的功能而分为四类,即眼耳鼻舌身识为一类,意识为一类,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又为一类。前五识是心理知觉的,第六识是思惟与统觉,第七末那识是自我本能识,第八阿赖耶识是心识全体的自我本能潜意识,亦是种子识。它是生起现行的能力,是前七识的根本识。将第八阿赖耶识与前六识联系起来的是第七末那识,末那识是生命俱生本能意识,它恒审思量内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同时又是六识之根。前六识是显意识,是依据根本识而起现行之用,它是属於理性思维机能,受第七末那识的指挥和控制。佛教所说的心,就是指隐藏着如来的阿赖耶识,是众生的供应者和塑造者。但是,它的本质与万法不起相对,无分你我,因此,只由有主观作用的意和识熏习、从而作出相应的世间活动。此心能与一切众生、一切凡夫、菩萨、佛陀相通,平等无异,合成一体,同住於终极的真如本体之内。不论众生的意与识因业力轮转起甚么变异,心的本质力量,恒古不变,所以佛教的根本修行就是一转识成智一。
以上是粗略的心性学概念,因为这个课题一旦研究起来,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得清楚,故可暂且搁在一边。
现在来探讨心力(意念力)的问题,在诸多的力学概念中,如动力、牵引力、摩擦力、阻力……等等。都作为一种力而被人们所承认,而意念是否也是一种力呢?一般来说,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缺少有力的实验室数据,再说,意念仅仅作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已,与力学似乎毫无关联。但是不管否定也好,肯定也好,意念毕竟作为一种力而存在於法界之中。即通俗所说的意念力是也。
学过物理的人大概还记得这样一个公式,W=F.S,W代表功率,勺表示力,S表示距离。也就是说物体在一定力的作用下,会发生位移或形变,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意念力的范畴里,又怎样使它表现出来呢?
我们不妨来做这样一个实验:两手合十,以手腕上两条横纹为基准,比较一下两手的长短。然後伸出左掌、直而不僵,平放向上均可,再施加意念,想着伸出的这只手变长,意念越强烈越奸,默念长、长、长。这样想一至三分锺,在默念的过程中体会有种潜在内力向上推的感觉。然後再两手进行比较,结果伸出的手明显变长,这就是意念的作用。由此可见,意念,在一定条件下亦可转化为力来促成物体的变化。高级气功师在发放外气时,运用意念力,明显可使万分之一的天平指针摆动,测出意念的机械力。禅门中常云:「全凭心意用功夫一就是指意念力的强化训练,藏密中的临终虹化、三昧真火等亦是心意修持的结果。《阿弥陀经》亦云:「……善男子、善女人,闻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叩终时,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下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园上……。一由此可见,意念力之大,匪夷所思。
了解了意念力的理论和心物原理,对佛教医方明在临床指导上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治疗一切疾病,下外乎防治两个方面。防是指预防,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做奸预防工作,以防止疾患的发生。是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末病,下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後药之,乱已成而後治之,譬如渴而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是指治疗手段,是疾病已发生後的一种补救措施。反过来说,治亦是防,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恶化。在这方面,佛教医方明是有卓越见地的,特别是在心因性疾病方面,佛教的预防观可谓是高明而独特的,它认为:心因性疾病的发生,都是由於凡夫无明,妄自执着四大,指虚为实,贪瞋痴三毒缠绕的结果。如能注心法界,了解万法皆空的真谛,则疾患自不会发生o/水嘉大师曾云:「放四大、莫把着,寂灭性中随饮啄。」即此义也。《维摩经》亦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固执缘故,有所得则有所病。若欲求无所得心,须断攀缘,不生执着,最为紧要。一在这里强调了心意的重要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若人在全身放松,意念力集中在一点的平衡状态下则人体生物场加强,气血营卫得到循环改善,可抵制外邪的侵袭而保持身体机理的平衡。在流行病疫地区,医生每天接触大量的病人而不会被传染,就是因为医生在深入病区时,生起大慈悲心,解救民众於水火,正是因为在这种意念力的促使下,加强了人体本身的生物场,使病邪下能侵入,保证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些都是意念力的结果。
以上只能谈心力与防治关系的一个概模,关於意念力与治疗关系,我们将放到下篇再叙。 (未完待续)
原载《内明》第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