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剽悍行动营学员 大元小师傅
之前的我,为了缓解焦虑,购买各种付费课程、下单各类畅销书籍。然而,更多情况下,这些课程和书都会被囤积起来,没有心力去“消化”。被“拖”的不仅仅是学习。面对生活这盘棋,由于缺乏行动力,陷入“焦虑-拖延-焦虑”的死循环,无法突破。
如今,我坚持日更近一个月,累计输出近两万字;阅读6本书,学习消化14场分享课程;并以多种姿态参与社群运营;在线上对数百名战友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很幸运地获得“行动之王”荣誉,拿到10000元奖金。
这中间,隔了一个“22天剽悍行动营”。此刻,我想把自己的经验讲给你听。
01
一个最终的选择:当你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刚刚加入行动营的第一周,我从焦虑,升级到了抓狂。
猫叔请来助阵分享的大咖阵容强大,内容干货多多;连队当中的战友更是藏龙卧虎,经常在连内进行各种主题分享。为了对得起入营费,我恨不得火力全开,不放过每一个干货,一个分享没有赶上,就会觉得浑身肉疼,仿佛错过了一个亿。
然而这“一把抓”的做法,即便我是“三头六臂”,依然应接不暇,打乱了我所有的安排。难道,这是我参加行动营想要的结果吗?
在行动营第三天,赵周老师的一次线上分享中,听到“拆为己用”四个字的时候,我突然醍醐灌顶:想要抓住全部,结果就是什么也抓不住。一切的学习,都应以“解决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第一要务,这样不但效率很高,而且可以避免焦虑。
回想我参加行动营的初衷:改变“知而不做,行动力差”的毛病。这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他的都可以暂缓。
于是我退出了另外4个训练营,专心参与猫叔的行动营。行动营期间的嘉宾分享,如果主题能够帮助我解决当下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会提前安排时间认真去听。
“断舍离”之后,我的焦虑症开始逐渐缓解,而且学习转化的效率高出很多。
这是我在这22天中,总结出的关于解决焦虑的心法:
效仿“猎人思维”:观察→锁定→一击必杀。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哪吒”也会被累死,而且往往没有结果。
02
“日拱一卒”的力量:从0到1,再到19433的坚持。
今年6月30号,我在简书上写了第一篇文章。在参加行动营前,两个月更新了4篇,共3450个字,平均每天写58个字。
行动营结束之后,我统计了一下:一共输出22篇,总字数19433个字,平均每天写883个字,单从输出的数量来看,是原来的15倍,关键是,实现了日更。
期间我懈怠过,那时候脑子里瞬间闪现的,就是行动素材里提到的:面对不想做又必须去做的事情,先去做五分钟。结果,在梳理完框架之后,发现根本停不下来,往往一气呵成,回头一看,其实也没那么难。
通过近20000字的输出,我有了另外一个收获:加速了对知识的“内化”。
过去在看书或学习之后记了很多精彩的笔记,可真到要践行这些“知识”时,却发现对他们的印象只是一团碎片。行动营期间,为了更好地完成每日行动,需要不断回顾之前的笔记,这让我加深了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为了输出条理清晰,逻辑分明,需要把过去的笔记打碎、重组,进行结构化思考。这一过程,让那些原本属于“别人的知识”变成了“我的思想”。
我在这22天里,找到了很好的行动心法:
001 用输出倒逼输入和内化,这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002 先完成,再完美,否则永远不会开始。
003 设置Deadline,马上开始做5分钟,并配套有效的正、负激励措施,可以战胜拖延。
03
见牛人、常利他:和谁在一起,以怎样的态度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能够获得行动之王,其实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行动营里,我看到了很多令我敬佩的人。
我要感谢这群伙伴,没有他们的支持、鼓励和鞭策,也许这22天我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所以,想成为行动者,就要和一群行动派一起行动。
很多人都想和牛人产生“链接”,而“链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连队里展示你的能力和价值,用猫叔开营时的话说,“不要先想着你能在行动营得到什么,要先想想你能给什么。”
比如连队当中的内容小组,每位成员都乐于付出,面对连队群里动辄几百层“楼”,甄别、整理、总结,想各种办法,只为能让伙伴们每天收到群消息精华。这群人获得了连队每一位成员的认可,不但获得了行动营嘉奖,而且连队中的牛人们都愿意主动结识。
用自己的价值交换别人的价值,这样产生的“链接”才是有效的,这样“勾搭”的牛人,才有可能在未来彼此成就。
现在想想,当我得知自己报名行动营成功的时候,虽然我有“受虐”的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在接下来的22天需要这样用力。
对于万事拖延、行动力很差的我来说,参加这个行动营,如同让一个缺乏“锻炼”的人循序渐进地跑下了“全马”,而且出乎意料得了冠军。在汗流浃背之后,不仅仅是充满欣喜,更重要的是,对于未知的前路,我有了跑下去的信心。
来,很幸运!
做,就对了!
剽悍行动营的创始人是剽悍一只猫,剽悍一只猫是谁?
知名学习社群『剽悍江湖』创始人,个人品牌战略顾问,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