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有一首著名的小诗: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从一粒沙看见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flower
*从一朵花知道天宸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用一只手把握无限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用一刹那留住永恒
读到这首诗的第一句,就被吸引住了。“从一粒沙看见世界”,有种佛家“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感觉。
从来没有看见过浩瀚的沙漠,但是旅游日志也读过不少。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跑吧。
旅行在沙漠中,眼前是无尽的黄沙,每一粒沙子都是这个沙漠的一部分,它们亲眼证实了这一方水土的变迁,成就了这一番美景。
每一粒沙子都是有生命的,它们成为了这个沙漠中的一个缩影。将一小把细沙装着带回家,再看的时候,仿佛就能闻到整个沙漠的味道。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一粒沙也可以看见世界。
这个世界太精妙了,我们就置身于其间,好像伸手就可以够到,但是又觉得它离我们太远,我们对它太陌生了。
小时候不知道是从电影还是书上看到了什么,很多次都会想地球上所有的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会不会仅仅是别人的一个玩具?
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透明容器里?会不会还有其他的人类或者外星生物在看着我们怎样生活呢?
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有一个很巧妙的比喻,一个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变出了一只兔子,这只兔子就是整个世界。
人类现在就躺在这只兔子皮毛的最深处,舒服地感受着身边的柔软。
但是每一代都有人会努力地顺着兔子的毛向上爬,直到爬到毛尖上,发现了这个从未知晓的魔术师,从高处俯瞰到了这只兔子的另一面。
人们都那么努力地想要探索更多宇宙的奥秘,但是最后当他们颤颤巍巍地在兔子毛的顶端牢牢抓着,向下面的人用力大喊时,难道心中不会出现更多的疑惑吗?
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兔子身上?
这只兔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在一个魔术师的手上?
这个魔术师又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层出不穷的问题接踵而至……
这个就是世界,总有人不想去了解,只要舒舒服服地活着就好了,也有人会去不断探索,但是却发现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有一张被放大了10000倍的图,整个系列从最微小的一个点,慢慢放大,最后回归到了最初的模样。
本来是一件看似很平常的事,但是当镜头拉远,你会看到一个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那种感觉就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站在桥上看你,明月装点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实际上你根本不知道那是怎样一个接一个地循环,但是当你了解之后,又会接受地理所当然。
整个地球从太空的高度望去是一颗蔚蓝的星球,身处其间,会觉得世界很大,但是跳出了这个大气层,其实它太渺小了。
你永远也想不到开始和结束分别会是什么,在下一个阶段又会有怎样的峰回路转。
每读完一本书都会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但同时也觉得自己懂的东西更少了。给出了一个答案却又有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看似可以知道很多世界的奥秘,却又还是一个初学者。
站在物理学第一个奇迹年的坐标上,人们感慨着造物主的伟大,又怎么能想到第二个奇迹年的时代会出现怎样让他们瞠目结舌的发展。
世界这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但仍然要怀有一颗谦卑之心,因为我们了解得越多就会觉得知道得越少。
现在,我们还很傻。
P.S. 文末附彩蛋,那张一环扣一环的图片!看过的朋友们可以重温下,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感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