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王碑》是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所立。清光绪年间(公元1900年左右)出土于吉林集安县。自然清代以前的隶书大家无缘得见。由于此碑不属汉碑之标准隶书,古今习隶者“识”之者尚少,或没有胆略去研习。
它的险绝,在于每个字的点画,繁简或扁或方,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一任自然,有时狂放不羈,满纸纵横。在书写时,或厚重,或雍容,或舒展,或内敛,或极正,或攲侧,或通过偏旁部首的微妙处理,或通过用笔的虚实变化,使字顿添灵气,拙中含巧,巧中见拙,打破了字的空间平衡。
纵观全碑,横画中没有雁尾。即使在捺画中也极少有顿挫。如“骑”字,马旁下面的横折向右伸展,而奇字小心翼翼地萎缩在那里,好似一个大丈夫和一个小媳妇相依相偎,顾盼生姿。又如“相”字左边木字很小,右边的目字占据三分之二的地盘,相映生趣。由于它的用笔,含蓄凝重,不作放纵,平入平出,不作顿挫,没有大的棱角,没有标准的蚕头雁尾,自然浑成。
其书体介于隶楷之间,且含篆书遗意,遒古渊懿,浑穆纯厚,极受识家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