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从某些方面来说并不是说想让孩子出人头地,也不是想要孩子大富大贵,大多数父母都是希望在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孩子能在自己的身边,希望养儿能防老。
这也是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我养你小,你养我老,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父母的期望有时就会落空。
独子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
马老先生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2000年的时候,儿子找了个对象,当时家里穷,儿媳妇家里看不上他们家。
但儿子不想失去这段姻缘,就去了儿媳妇家,把户口也迁了过去。当时,女儿只有12岁。
唯一的儿子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马老先生心里也不好受。
知道儿子马先生回不来以后,老两口为了身边有人照顾,在2008年,把在外打工的女儿叫了回来,商量着给她招了个上门女婿。
马先生认为家里有儿子,为啥还要从外面招人进来?
马先生对妹妹说,如果她要来这个家,家里的事都归她管。马女士也说了,只要她在家,家里就不用哥哥操心了。
因为父母坚持要招上门女婿,从2009年妹妹结婚开始到2018年,这其中的9年时间,马先生都赌气没有回过家。
而马女士结婚后,一直尽心照顾着父母。
拆迁分房
2016年赶上村里拆迁,家里原来的老院子分了两套125平方米的房子。
2018年房子下来之后,马先生跟妹妹马艳青各住一套,都相安无事。可一个月前,一向关系很要好的妹妹,突然把马先生告上了法庭,向他索要他所住的父母分下来的那一套房子。
马先生认为,房子是父母以后养老的基本保障,本来就是父母的,妹妹没权力让他搬出去,他也担心妹妹把房子要回去以后卖掉,让父母老了没有保障。
马女士表示,自己已经起诉了,到时候看法院怎么说就怎么办。
她表示自己走到这一步,也是被哥哥逼的。
2018年哥哥来市里做生意,没有地方住,马女士便将她空着的一套房子暂时借给了哥哥居住。
现在她要用房子,哥哥却拒不搬出,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诉诸法院。
马女士的母亲也说了,两个孩子是亲姊妹,当时她就跟儿子说了,你住可以,但房子还是你妹妹的。
马先生认为自己也承担了养老的责任
按理说,父母拆迁两套房子,应该是兄妹俩一人一套才对,为什么房子全部都会给了马女士呢?
马女士说,主要是因为哥哥去了嫂子家当了上门女婿后,几乎都没有回来过。
马先生说当时自己离开家也是无奈,那时家里很穷,妻子娘家看不上,但是两人感情好,还有了孩子,是父亲怕婚事黄了,就托了很多人,把他的户口转到了女方家。
但是结婚后家里的活,父母的养老,他一样都承担了起来。
对于儿子的说法,马老先生并不同意,他说儿子是自己去的,不管我就走了。
从马老先生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么多年了,他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还是很不满的。
马先生认为,自己结婚时,妹妹还小,那时家里的活都是他做的,吃的粮食也都是从妻子家里拉过来的。
现在妹妹在家里住,他和妻子也没有一句怨言。可是现在弄到这个份上,他就担心两位老人能不能平平安安地安享晚年。
马女士毫不留情地回怼哥哥,不说别的,这都二十来年了,怎么现在想起两位老人来了?
到底谁是上门女婿
马女士的丈夫刘先生说,他当初从周口来到荥阳,就是为了给岳父母养老,并没有想到会分到拆迁的房子。哥哥这样闹腾,完全就是另有目的。
他来到这个家里,孩子都是跟着妻子姓马,他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的。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自己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
马先生认为,他并不是妻子家的上门女婿,所以拆迁分得的房屋,就该有他的一份。
双方就谁是上门女婿的身份争执不下,当地村干部说话了:马先生因为婚姻关系,在2000年以前户口就迁到了妻子家;马女士是父亲身体不太好,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需要子女负担,马先生两口子不在家(到妻子那边去一起生活了),就给马女士招了上门女婿。
按村里规定,迁出去的户口,是不能再迁回来的,分配房子的时候,也是按当时的人口来分。
父母的房子究竟是谁的
马女士和丈夫刘先生、两个孩子加上两位老人,当时一共是按五个人口分下来的,每人50平方米,刚好两套125平方米的房子。
马先生说,当时妹妹为了让他腾房子,曾经找人想赶他们出去,后来又找人写了遗赠协议,把他给告上了法庭。
马先生认为,即使他没有分到房子,父母也不会把这套房子随便给妹妹,肯定是妹妹从中做了手脚,就是为了霸占父母的财产。
虽然父母写了赠与协议,但马先生仍然认为,这是妹妹逼着老人写的,就这样让他搬走并不合理。
马女士对哥哥的说辞并不想多说什么,她拿出那份赠与协议,上面清楚地写着,赠与人夫妻一直和马女士住在一起,除了把房产赠与了马女士,还把所有的财产和在村里所享有的利益都赠与了马女士。
即使是看到了这份协议,马先生依旧不相信这是出自父母之手,他不愿意相信自己就这样被父母抛弃了。
儿子在父母眼里成了外人
为了打消他的疑虑,记者当着他的面问了马老先生,马老先生表示,自己的那套房子给女儿,儿子什么都没有。虽然口齿不太清晰,但马老先生思维清楚,完全没有问题。
听到父亲亲口说出来的这些话,马先生流下了眼泪,他还是觉得难以接受,就算是这样,为什么要瞒着他,不让他知道呢?
村干部说,当时写赠与协议的时候,马老先生就说了,家里他说了算,村干部也问了为何不叫儿子儿媳到场,马老先生说自己指望不到他们,要是能指望到他们,就不会招上门女婿了。
因为儿子婚后对他们的态度,马老先生对儿子有了很大的成见。
马先生很是生气,他觉得自己也参与了老人的养老,现在却所有的人都不帮他说话,他责问村干部为什么要偏向妹妹一边。
其实村干部也是依照老人的意愿来办事的,老人做到这样,他们心里也是很不好受的,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也是马先生一直以来自己对父母的态度造成的,也怨不了别人。
对于马先生提出的父母写赠与协议时没有通知他的问题,记者专门咨询了律师。
律师认为,房子是父母的,他们怎么处置是自己的权利,跟他们的女儿,儿子都没有关系,他想赠与谁都是可以的,当时写赠与协议的时候,马先生不在场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马先生崩溃大哭
面对这样的结果,马先生不能接受,他对着父母生气地喊,好,你不要我,也不要你孙子,你就跟着妞过吧,就跟着外人过,我把姓改了,咱马家都绝了,都不知道丢人不丢人!
他声泪俱下地控诉着父母,他们家三代单传,现在父母这样的做法,就相当于不要他这个儿子,这个家已经绝后了。
在他的心里,儿子才是撑起这个家的人。现在父母却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妹妹,直接把他排除在外,他觉得自己就是个被抛弃的孩子。
不管怎么说,村里人还有他的父母都说了,这么多年,他确实不经常回来,根本没有尽到作为儿子该尽的责任。
而他的妈妈耳朵失聪,爸爸又常年需要人照顾,如果他们不找个人照顾,马先生又是否能回来照顾他们呢?
这么多年如果他做得好了,经常回来看看父母,照顾照顾他们,就算他的户口已经迁出去了,老人也不至于会这么气恼,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女儿。
上门女婿尽到了做儿子的责任
马女士说,自己小女儿都6岁了,现在还跟他们两口子挤在一起睡觉。他们在起诉之前,也好好跟哥哥沟通过了,哥哥就一口咬定,这是马家的房子,不是刘家的房子。
言外之意就是说她的丈夫是外人。
四年前,父亲患上了脑梗,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耳朵几乎丧失了听觉,家中里里外外全靠丈夫在支撑着。
明明丈夫在家里代替哥哥尽到了儿子的责任,可哥哥不但没看到丈夫的付出,还总是把丈夫当成外人看待,一点也不尊重他,现在又一心只想着父母的财产,哥哥的这些做法,让马女士很是生气。
兄妹俩闹成这样,其实最难过的还是父母,马女士的母亲一直说,都是亲兄妹,不想让他们闹成这样。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确实是老人说了算,但从情理上来说,两人也是骨肉至亲的兄妹。
解开心结
在心理专家的开导下,大家都认识到了亲情的可贵。
马先生主动向妹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些年,妹夫在家里受累了,他作为哥哥,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不管怎么样,现在是一家人了,以后大家就是亲兄弟。
妹夫也说,自己来家里这么多年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他最担心的还是哥哥和妻子的关系。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他也会尽量改变,希望哥哥能多包容一些。
马先生兄妹俩年龄相差了十几岁,从小感情应该是不错的,两人在争吵的时候都经常流泪,说明心中还是有对方的。
马先生也主动对妹妹说,在家里的这么多年,妹妹也辛苦了,作为哥哥,他不该这样做。他主要是担忧到时两人生活条件都不好,会让老人受罪,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他和妻子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妹妹的房子,只是他没想到妹妹两口子会这样想,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也理解。
马女士表示自己是无所谓,她只想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给老人养老送终,跟哥哥以后该来往还是会来往。
兄妹俩之间的关系终于得到了缓解,马女士也决定撤回诉讼。一场兄妹之间的矛盾落下了帷幕,希望他们在以后的日子能够尽到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真正的和睦相处。
波姐观点:
不管什么时候,人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不是有了血缘关系,就什么都成了理所当然。
对马老先生来说,独生儿子是他的希望,但这个希望却因为家里穷,去了别人家建设人家的家庭。
马先生当时为了挽救自己的姻缘所作的决定,已经伤害到了父母。而他平时的所作所为和父母决定招上门女婿后表现出来的态度,也迫使父亲把希望都放到了妹妹的身上。
人年纪大了会特别害怕孤单,需要有亲人的陪伴,谁能留在他们的身边照顾,谁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就算是儿子,如果不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会有被父母舍弃的可能。
马先生作为家里三代单传的儿子,却被父母以这种方式抛弃了,心里难过也是很正常的,但愿他能用真诚消除父子间的隔阂,让以后的生活中多一些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