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系中,尤其工作关系中,有一定程度的物化是正常现象。 如果你很反感被物化,你可能是太自卑了。 现实中,我们基本都是彼此在卖自己的时间、能力或体力。
2.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帮助孩子“学以成人”:学会生存,自食其力;懂得生活,自得其乐;探寻生命意义,自我实现。没有一项需要跟人去比较,生命原本就是用来完成,而不是用来比较的。遗憾的是,今天的教育过于强调“成功”,强调“做人上人”,让孩子从小就被置于“成王败寇”的恐惧和“你死我活”的内卷中,心里只有“输赢”、只有“第一”,导致无论成绩好坏,孩子都极无法做到自适和坦然,既远离了生命的从容和优雅,又失去了天赋和特长。
关于成功,关于文化,关于人生,我很认同梁晓声老师的观点,他说:“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一种生活,这个自适就是使自己的心性安稳下来,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如果每个人都去追逐所谓的成功,而我们中国人又把成功定义为要么是当官,要么是成为大款。文化才不应该是这样,文化最大的作用是应该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受众:人生不必那样。当我们真的愿意从众生中来看榜样,榜样有时比比皆是,就在生活中。”
父母期待孩子获得“成功”,当然不是问题,但如何定义“成功”是个问题。我们常常抱怨今天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过于脆弱,可是否反思过,原因之一恰在于我们成年人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单一和狭隘。当我们因自身的虚荣或功利而把成功定义成一定要赢过别人,拥有金钱、权力和名声时,孩子如何能不无助,如何能不焦虑?
成功是别人定义的,而幸福是自己感受到的。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寻到简单的热爱和快乐,活出生命的滋味和自适,要远比追求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更现实、更重要、更接近人生的真相和常态。所以我坚定地相信:当我们这些做父母和老师的,有勇气和能力关注孩子的“成人”胜于关注孩子的“成才”,关注孩子的“幸福”胜于关注孩子的“成功”,关注孩子的“自我”胜于关注我们的“期待”时,不仅意味着我们会给孩子一个更快乐、更完整的童年,也意味着我们将给予孩子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
3.孩子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本身就已经是第一了。而非要与别人比个高低,某种意义上恰恰是让自己成为追随者和模仿者,越发失去了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既远离了生命的从容和优雅,也失去了自己的天赋和特长。人生是一段旅程,不是一场竞赛。生命是用来完成的,不是用来比较的。
4.书籍的知识都是先验性的知识,而商业上的知识都是经验性的知识。你不去做,读书再多也无用,等你做了,你也会发现书里的内容也没啥用,最多也就是启发一下你而已,大部分连启发都无法启发,就是无用。毕竟写书的人大部分都是穷人,写书又不赚钱,你又不是写哈利波特这种超级畅销小说。
5.商业和政治是完全的丛林社会,一将功成万骨枯。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但是这些东西,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课本上,都不会告诉你。因为教育本来就是面向大众的,是批量培养产业工人的,而不是培养精英的。任何精英的文化,都是小圈子文化,哈佛是小圈子,华尔街是小圈子,白宫是小圈子,硅谷是小圈子。
任何顶级精英圈子,都只会接纳从底下爬上来的极少数天才选手,而不会向大众开放——甚至不会向高管开放。
6.当你一无所长的时候,是不适合发展许多兴趣爱好的。因为你不配。正确的事情第一,喜欢的事情第二。生存能力第一,兴趣爱好第二。本职工作做不好,但老想仗剑走天涯的人,最后都会变成愤世嫉俗的大爷老太太,因为一辈子没有学会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