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节这个话题,无一例外会想到团年、欢聚一堂这些喜庆而又温馨的画面。甚至,只要一想起“春节”,就一定是喜笑颜开、其乐融融的。
然而,我却觉得今年的春节过得实在是无聊。每天就是不停地走亲戚、吃饭、然后再继续走亲戚的过程中进行。一天又一天,就这样机械地不断重复着,一年盼到头的难得的几天假期。就这样在疲于奔波中消耗掉。身体及精神都非常累的同时,又感觉特别无聊。
原本以为,由于全国疫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春节期间应该是不允许走亲访友的。于是。年前还在上班期间,就一直盼望着春节那几天假期。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利用下这几天难得的空闲时间,好好阅读,多看一些自己喜欢却一直没时间看的书。
结果,事与愿违,春节不仅白白地浪费了很多时间,反而搞得身心俱疲。明明每天就是走走亲戚,吃吃喝喝,啥都没做,却感觉累得不行。这,或许就是所谓“心累”的感觉吧,心里念着自己想做却没能做成的事情,始终轻松不下来。就如同一个孩子,心心念着自己心仪已久的一个玩具,却始终不能得手的那种感觉。
对于一向喜欢安静的我来说,去别人家,感觉有诸多不便。尤其不方便的是,要在别人家过夜,对于我这个认床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遭罪。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三,我就没有真正睡过一个好觉,晚上始终睡不踏实。想着第二天还要继续去拜年,心里就觉得特别郁闷。年初四,我就又要开始上班了。
于是,春节仅有的四天假期,就这样无聊地过去了,整个四天,我没有在自己家里呆过一天,并且还是在快上班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才急匆匆地赶回家。往家赶的路上,小姑子叫我们晚上过去吃饭,好在我们两家相距也就几分钟路程,于是下车后就直接去了。吃过饭,再闲聊一会儿,回到家后都已经是九点过了,一家三口洗漱后就十一点过了,想着第二天还要上班,赶紧上床休息。
原本想要利用假期好好休息一下,调整一下生活节奏,没想到却比上班还要累。
这几天,听书也没有那么方便了。平时在家里,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有书,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边洗漱一边听。而这几天,听书就没能好好坚持了,一来声音大了担心吵到别人,二来周围杂音太多也不容易听清楚,影响了听书的质量。这一刻,我真是特别后悔自己居然忘记把耳机带上。
我生性好静,不喜欢热闹的场合。因此,东家常西家短的闲聊场合,我一般都是不参与的。这个时候,我通常就是拿着手机看看电子书,书看久了就看一下电视。
今天看《奇葩说》第七季,其中一辩题是“同龄人都过得比我好,要玩命追吗?” 对于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理解。
但是,蔡明说的一番话却令人深思。她说比自己优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的人即使我拼尽全力也无法追上。所以,我只能跟自己拼命,不断超越自己。并且就春晚小品《机器人》录制时的情况为例,说她为了保持身材,为了给观众一个闪亮的视觉效应,她甚至连续20天一粒米未进。在表演的时候,由于是现场直播,她还必须提前躺在柜子里,等待上一个节目结束。
当她从柜子里站起来的那一刻,又闷又饿的她,瞬间感受到了眼冒金星然后眼前一黑的感觉,她努力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说自己一定不能倒下去。就靠着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意志,让她稳下来了,后面慢慢地就好一点了。这就是一个人的毅力,以及职业操守。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饿了二十多天的人,还能在众人瞩目的舞台上表演,并且动作娴熟,语言表达能力也丝毫看不出破绽。如果蔡明不说,谁也不会知道她所付出的艰辛。我们每个人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光鲜亮丽,却无从知晓他们为此所做出的努力,所遭遇的痛苦。
他们在不断地努力和付出中,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所以,才会摘取到成功的果实。
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其实,人生最大的对手,恰恰正是我们自己。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及努力中,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彼岸。
很喜欢“奇葩说”中的这句话 “无论梦想多奇葩,坚持到底实现它”。
恰如我们的写作,每天一点点,不断坚持,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