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已经过去了一半,盛夏来临,酷暑如期而至。每天清晨6点不到醒来,就见窗外一片明晃晃的光线,刺人双眼,太阳公公不遗余力的发射着它如火如荼的热情。使人难免心中发怵,就知道这又是一个高温天。
南京的热是远近驰名的。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火炉”之一,必定热出一定的水平和高度。每年一“出梅”,就会感觉太阳的“火力”立马提升了两个档,晒的皮肤火辣辣的疼,室外稍呆一会儿,全身的毛孔都咧开嘴往外吐着热气和汗珠。很快后背的衣服就黏在了皮肤上,令人抓狂。由于南京夏天空气湿度较大,汗难以挥发,始终感觉全身黏糊糊的,像裹了一层蜜水,恨不得立马退回屋内,洗个澡,吹吹空调。易出汗的人室外转一圈后,就让你怀疑他刚被从水中捞出来。美女们出门必定用遮阳镜、太阳帽、遮阳伞、防晒衣、防晒霜全副武装起来,唯恐晒伤白嫩的肌肤,虽然也想展现自己玲珑的身姿,但两者取其重,还是保护皮肤要紧。如果出门开汽车,刚打开车门就会有一阵热浪扑来,整个车厢就是一个桑拿房,座椅的温度可以给虚寒病人用来做理疗,方向盘也烫的抓不住。空调打开,如果路途不远,车内温度还没降下来,就已经到了目的地。最要命的是午后1点至3点这个时段,大街上人烟稀少,树木花草都晒至无精打采,蔫里吧唧,只有少量的蝉在拼命的唱歌。柏油路面的温度能达到60度,摊个鸡蛋吃绝对没有问题。沿街的空调外机、车辆的发动机和空调还往外散发着大量的热量,使经过其旁的人避之不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烤炉,考验着人们的耐受力。难怪有人说“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这时候完全可以批评古人“后羿射日”的故事编的不过脑,一个太阳尚且如此,十个太阳同时出来,等不及后羿张弓搭箭,万物均熟透!
现在天气虽也酷热,但由于有空调、冰箱等设备的使用,总体比以前好受多了。我小的时候,物质极其匮乏。别说空调,电风扇都没见过,全靠芭蕉扇取点风。晚上睡觉父母在旁边给打扇子。那时我住一个大院子里,前后数排房屋,有二、三十户人家。一到傍晚,家家户户先弄几盆凉水泼在屋前的地面上,待暑气稍退,就把小饭桌和竹床、竹椅等纳凉设备搬至屋外,先吃饭后乘凉。家家户户的生活质量毫无遮掩的显示在饭桌之上,最常出现的伙食就是稀饭、自制的馒头,包子、咸菜等,冒油的咸鸭蛋属于高档货,而且都是自己家腌制的。偶有一户弄点精致丰富菜蔬,都会引出小朋友口水的。如果再有用井水冰镇的绿豆汤或西瓜,那简直让邻人艳羡。好在当年贫富差距不大,大家也没多少机会嫉妒别人生活条件好。我乘凉时的主要娱乐就是一边看天上的月亮、星星,一边听父亲说点天文小常识,所以那么小的我就能准确找到牛郎星和织女星。有时候还和邻家的娃一起百玩不厌的捉迷藏,穿梭于各家的桌底和椅背之后。特别热的天气里,直接就挂上蚊帐睡在屋外了,早上起来还能感觉到晨露的湿凉。80年代以后,生活条件渐好,电风扇、电视机开始出现,也给屋外的乘凉活动带来一些新的内容。之后不久我就搬家到父母单位的宿舍区,也还是个大院子,屋外乘凉的习惯一直到90年代初住进楼房,用上空调方才改变。虽然当年生活条件艰苦,但简单之中的快乐更加纯粹。时过近四十年,这些记忆仍不能忘。
现如今,空调早已普及。人们再也不会热的夜不能寐。工作、学习时也不会因为汗流浃背而烦躁不堪。但人们的耐热能力均有所下降,有些人恨不得整天躲在空调室内,抱着水果和冷饮过完夏天。夜晚人们呆在空调室内看看电视、上上网、或做些其他休闲活动,取代了以往的室外纳凉,漫漫暑夜不再难熬。但小伙伴们追逐嬉戏、耳鬓厮磨的乐趣也难以寻找了。只有那些室外工作者和车间没有冷气的工厂里的劳动者依然坚持和高温奋战。请对他们好一点,宽容一点。
最近这十多年,南京这座“火炉”慢慢在降温,38度以上的高温比以前少了许多。杭州 、北京、厦门、长沙、石家庄等许多地方大有赶超老“四大火炉”之势,动不动就往40度跑。有人说这是因为三峡的建设,对气候、地理有所影响。在三峡项目论证时,黄万里、李锐、周培源等专家即提出不同意见,希望慎建三峡,以避免导致灾难性后果。孰是孰非,只能留给后人评价了。
南京的夏天虽然很长,但真正的酷暑一般也就30来天,有的年份更少。这段时间易发生中暑、生病等意外,年老体弱人的还是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舍不得钱,空调该开的就开。空调电费毕竟比医疗费便宜太多了。不过也不能过于贪凉,适时的关掉空调,呼吸新鲜空气,出点汗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另外,所谓心静自然凉。所以,天热更不能烦躁,一定要淡定。
最后希望大家平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