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黄河的涛声……
国庆小长假,加了一天的班,第二天回到的家,在南阳就读大三的女儿已经提前回来了一天。赶巧的是在广州某部队服役的侄子也第一次回来探亲,当然,还有一个小孩子,她叫夏雨彤,我妹妹的孩子,她还正上初二。侄子来小坐,不由得谈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的孩子离开农村而生活在城市的路子。侄子说:“当兵也挺受苦的,那都不是人干的事情啊。”“是啊,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我在部队里生活过,确实苦,但干啥不都是这样不呢,一个农村的孩子要想离开农村,在我看来路子不多的。”我说。“叔,打工也可以离开的。呀,过几年,我就准备回来了,太苦。”侄子说。当然少不了我劝说他一般的。最后,我建议他要是允许的话,到黄河边听听黄河的涛声。侄子问我为啥?我告诉他,去了就自然知道了。
侄子走后,我觉得还是应该总结一下我和我的知道的朋友走过的路子,避免这些孩子在今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迷了路。
一、求学之路
我是高中毕业的,当年离大学分数线只有2.5分之差,回到了村里,先是到小学待了段时间,接下来跟着盖房的当小工,后跟着伯父在公路上打了一年的零散工,后来教了学;先教学不好,一下子又跑到了郑州的印刷厂,学会了打字、排版、铸字和印刷等。由于工作责任心强,后来被新乡教育局新华印刷厂的郭永和“挖墙脚”挖走了。在新乡待了两年的时间,后来回到县里,在二造纸厂五车间做了一个临时工。不久之后,厂子破产,父母托了熟人和老校长、唐主任的安排,我又一次开始了自己教学生涯,从乔庙乡到詹店镇,再到嘉应观金太阳学校、马营村蓝天学校和龙泉沁华学校,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一路的折磨和煎熬,教师这种职业一直持续到2016年的夏天。
要不是学校解散初中部,我也许还可能坚持下来的。这将近28年来,自己的身份始终都是一个农民、一个临时工和计划外民办教师。我是多么想离开农村的,哪怕生活在县城里也好呀。一是学生时代成绩不好(全乡第八名),也可能没遇到真正的好老师吧。二是需要时,自己没有遇到大贵人暗中相助,挫折颇多。三是自己成家后一直忙于生计,没积攒钱,一直到现在,学校和村里拖欠着99年,00年和01年的工资不给,你又能咋着了?告状了,上访了,纵然是头头们都签了字,可就是不给你,还把自己撵出了学校,我是多么想弄个“铁饭碗”。
县里招老师,父母也曾私下找人托关系走后门,可是咱手里没钱啊。公办学校招聘的时候,咱不是全日制大专毕业,而且年龄过了;私立学校招聘的时候,咱也高高兴兴的去报了名,可人家的答复是:只招收30岁以下的,而且还的有学位证书。
好在多年的教师生涯和热爱文学,让我积攒了好多的知识,出了10多本书(手抄本600多册),发了280多篇文章,写了累计将近7000万字的草稿,最引人瞩目的是《武陟民间故事大全》《嘉应观民间故事选》《武陟县村名志》等书籍的出版,为此,接下来才会连续三年被评委”十佳新闻工作者“,上苍也会眷恋那些刻苦努力排除万难的人,正因为我的执着,我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才会在人到中年之后,被暂时安置到县里。
人这一辈子,你没知识不行,因为把你放到某个岗位上的时候,你不会干;没有关系不行,这是个通向成功的快捷键;没有钱不行,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受人钱财,替人消灾”嘛。
年兄 A,沁阳师范,毕业分配到了焦作,现在是一个中学的校长。
年兄 B,郑州铁路机械化学校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月山,现在是一名站长。
年妹A,沁阳师范毕业后留在了沁阳,现在是一个区教育局的副局长。
年妹B,新乡税务学校毕业之后留在了新乡,现在是一位大商场的经理。
乡村里出来的俊才,更不必说了:新飞集团的副总裁、河师大的党支部书记、郑铁局的副局长、中国胶胎瓷研究所的副主任 ……
留在乡村里土里刨食的人是皮肤白,还是自己没有皱纹呢?
二、从军之路
我确确实实地穿上军装的,但是只是试穿了一下,仅此而已;因为,它被一些势力和一些人无情的扒掉了,我没走成啊!胳膊哪能扭过大腿呢?
到是那一年走的几位有文化的同乡发了:有的是s级干部,有的是T级干部,最起码在复员到地方上,也弄个乡镇干部当当,顶替我走的哪位没法,因为他没有上完初中,在某部后勤喂猪2年,种菜1年,就回来了;他那升的过我这个高中毕业呢?我可是在1985年就在武陟县《萤火报》上就发表文章的噢!
现在,当13也不容易的。孩子们他们还恐怕不知道父母和亲人在他们后边努了多么大的力呀!听说,今年,马营走了一个新兵,花费了sw元;东厂走了一个什么海什么的兵,好兵好价钱,足足八w元啊!不是人家索要,是家长要给的,孩子们能理解父母为什么这么做么?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有点出息呢?
在军营里,有吃有喝有玩,吃点苦又算得什么呢?
我们供养孩子们上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再给你们找工作,盖房子,甚至于男孩子还需要筹备婚姻事,一路下来,不需要二三十万元吗?也许更多啊!我们是求你们大学毕业了,把自己蹴鞠在荒山野岭或沙漠边缘的一个小山村、一座小帐篷、一个小商店里吗?我们当长辈渴望你们建功立业,支撑门面,光宗耀祖。
晚辈和后来者,要是能在坟头能给长辈本们立个将军碑,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吃点苦吧,受点累吧,我的孩子们!
我有两位叔公全是走当兵之路,一位留在了济源,一位留在了焦作;我有几位朋友,也是参军之路,有的留在了沁阳,有的留在了平顶山和南阳;我有很多学生,也是走了这一天道路,他们留在了北京、青岛、广州、深圳、安阳,最起码的还留在了县城,我不是遗弃农村,我想让我的晚辈们不像我这样劳碌啊。
班长、排长有之,连长有之,营长有之,师团长有之,担当国家重任,复兴中华,怕吃苦能行?
村长、乡长有之,县长有之,市长有之,部省长有之,率领一方百姓,支撑门户,干点活怕啥!
三、打工之路
四哥是高中别业,他供了他的孩子上学,学的是戏曲学校。后来,有前途了,四嫂和四哥,还有侄女,一家人都到荥阳去打工了,买了房子,找了工作,生活在了都市里,可户口本上都依然还是农村户口,工作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找着干,这就是打工的可悲所在,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无法溶于这个城市,因为他们是打工者。
更可悲的是,这条路是在吃“青春饭”,不到50岁,人家不用你了;不到60岁,你就的回来了!
这个路子不可走,因为它很狭窄!
成长秘诀:
天时,地利,人和,这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