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5 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英国领事馆领事康维、副领事马里森、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罗小姐所乘坐的飞机被神秘人士劫持,最终迫降在香格里拉的蓝月谷中。这里是一个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净土乐园。四人在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招待,但是却也对此地充满了疑惑。而四人不同的反应也洽洽体现了西方社会不同人群对中庸的态度。
康维本人学识渊博,经历颇丰,因此他最先适应了香格里拉的处世哲学,即“适度的美德”,甚至在最后得到了大喇嘛的召见,知晓了整个蓝月谷的秘密以及他们被劫机的真相,而在小说最后马里森要求他协助离开时,康维也能放弃蓝月谷的舒适和长生不老,是真正的以出世之心积极入世的集大成者;
马里森则是中庸态度最强烈的反对者,他从始至终的怀疑着蓝月谷的一切,抓住一切机会想要离开这个看起来十分不真实的世外桃源,他象征着那个年代始终不愿意相信和平与安定的好战分子;
巴纳德则是顺应时势的投机者,原本他就在香格里拉以外的地方犯了事,即使离开了蓝月谷,下场并不会太好,所以索性就留了下来,他的表现看似是种适应,其实却是逃避,逃避那些他不能掌控的不利结果;
布琳克罗小姐是名传教士,她有自己热忱的宗教信仰,因此初来香格里拉时,她对这里的宗教是拒绝了解的,甚至希望可以在当地传播她所信仰的宗教。她最终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以及伟大的传教使命留下的。这一类人在现实中始终喜欢以表面的平静来掩盖内心的质疑和功利,很难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
读完《消失的地平线》,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它们有着多处相似情节。同样都是误入,同样的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同样的离开后再难以返回。两者都同样的反映了中庸这一主题,只是《消失的地平线》表达的更甚更明晰。那么,究竟中庸之道是怎样的处世之道呢?
反观《消失的地平线》和《桃花源记》写作的背景,《消失的地平线》写于一战结束后的经济萧条,二战又风雨欲来的时期,而《桃花源记》则写于东晋末年的动乱以及作者大济苍生的壮志难酬之时。两位作者在描绘桃花源时,都有着对现世的不满。
与《桃花源记》不同的是,《消失的地平线》中的蓝月谷更为入世,他们的设施与谷外无异,对谷外的时事也十分了解。詹姆斯作为一位西方的作家,这么浓墨的书写东方的世外桃源并不仅仅是对现世的一种逃避,而是对西方世界无止尽的掠取的一种抨击。
所以我觉得,正如古语所云,”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能够在喧闹的尘世中保有内心的坚定,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我们不需要由于挫折与打击过于避世,也不需要功利到面目狰狞,遵循适度的美德,在内心开拓一片中庸的桃花源地,在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时,回到这片净土,好好思索好好沉淀,以备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