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墙耸立在我们的周围,怎么样去穿墙?我们这里边有一个穿墙的原则,第一个就是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如果他们俩在原来的这个问题的框架内讨论是不可能有进展的,你必须得突破自己的认知,你先得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学会了这套心理学的框架,换了你生活中的一个物质的框架。
第二个是你要知道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就是当你解决了这么一个问题,不是解决了这么一个洗碗的问题或者电费单的问题,你真的解决了你们内心当中的那个匮乏的问题或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人生会再上一个台阶,你获得了一套新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
第三个原则就是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第四个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这句话很多人很难接受,说明明就是他把我搞成这个样子的,为什么让我百分之百的负责,那么又是谁找了他呢,又是谁跟他互动的?
所以如果你知道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你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内心的这个缺口就能够去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你就能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百分之百的负责,不要去怪罪别人,怪罪别人没有用。
然后第五个就是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来自问题,就是能够问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发现我们俩当中到底是什么问题找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更加接近自由。
然后第六个就是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都无法解决的,就是一切的东西只要你用爱来对待,用爱的方法来解决它,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如果你能够用捷径,我们说在内省的过程当中,什么时候是穿墙最重要的捷径?就是当你意识到所有的这些原则,你都接受都承认的时候,爱能够带来启发。
这里有一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他说真心诚意的付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你不会觉得心力交瘁,也不会因为得不到感激而愤愤不平。当然也不是为了偿还罪恶感才付出的,这样的付出是完全不求回报的,你是听从自己的心在做事。因为你知道这样的付出对每个人都好,要记得所谓的每个人包括了你自己。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讲,说我这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给你了,但是我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表示这个人已经因为不断地牺牲而濒临崩溃的边缘,要不然就是准备一走了之。
而不幸的是什么,这个人所付出的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不是一个无条件的付出。回到这儿,你就会发现我们在所有讲述的过程当中,都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叫做无条件的爱。在家里边穿破这些墙壁最有效的方法是无条件的爱。
你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你不想改造对方,你没有对对方抱有极高的期望,他快乐,你也快乐,因为你的一切东西是靠自己的,是本自具足的,这时候两个人内才会有爱的产生流动。为什么呢?
这个原理说得有点唯心,他说两个人之间是不会产生空洞的,就是两个人之间所有的情绪和感觉是不会有空洞的,而原来这个空洞被谁弥补?是被那些不满足感弥补。你觉得我缺少这个我缺少这个,当你把这些东西拿走了以后,当你没有了这些不满足感,没有了这么多期望的时候,拿走了以后,这些空洞就会被爱来填补。
这个说的有点诗意,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科学原理,但你会发现克里斯多福·孟在写这个《亲密关系》的时候,所用到的这个无条件的爱的感受或者从真理出发,沿着真理的路径跟从你的心去做决定、这些说法,跟我们讲王阳明的致良知,其实是一回事。
你做任何一个事儿,你不需要被外在的这些诱惑所主导,你也不需要权衡得失来做这件事情,而是跟从我的内心的真理。王阳明说只要你致良知的,你知道这个事做是对,还是不对,你这样是不是爱。那么,如果你能够找到这种用爱来解决所有的这些牢笼的问题的捷径的时候,那么你就能够走到婚姻的第四个阶段叫做启示。
启示是一个特别神秘的东西,就是有时候它会突然之间出现,就好像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突然之间有那种爱意流动的一种感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