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这就是荆棘鸟的传说。
因为喜欢这个传说,所以读了小说《荆棘鸟》,这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也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绝世爱情。500多页,还是小而密的字体,半个多月读完,这算是近几个月来读得最快的一本小说了。
一个家族,50几个春秋,谱写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和祖孙三代人的爱情纠葛。
菲奥娜的忧伤:菲与弗兰克之父那段不被认可的爱情秘密,让她遭到原生家庭的抛弃,后来即使被丈夫爱着,她还是一直沉默寡言,冷漠得接近冷酷,默默的为家庭操劳虽毫无怨言,但却藏着忧伤,让人无法走进她的内心。但她又能洞明一切,梅吉诞生下第二个孩子时,她立即明白这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的爱情结晶。其实后来当她发现她也爱丈夫帕迪时,可惜帆迪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雷电之火中与世长辞,在失去丈夫之后,她刚毅的与儿子们一起承担起管理德罗海达牧场的责任,她年纪越大越显柔情,只是桑榆暮景,儿子们又都是断雁孤鸿,可见其一生终将寂寞。
梅吉与拉尔夫神父的爱情绝唱,这是小说贯穿的主线。拉尔夫是位天主教神父,作为神父他是没有资格谈爱情的,但他却在28岁时对10岁的梅吉一见倾心,其实他知道他是无法给予梅吉要的爱情的,但他还是让梅吉痴情的爱上他。相爱又无法相守,这本来就让人心伤。梅吉的姑姑玛丽·卡森也爱上拉尔夫,但拉尔夫只是享受着她带给他的荣华富贵,他的心在梅吉那,这就引起了姑姑的嫉妒,所以玛丽·卡森在临终时又改了遗嘱,把遗产给了教会,行使权归拉尔夫。面对1300万英磅的遗产,在前途与女人面前,拉尔夫选择了前者。在他36岁的时候毅然离开德罗海达,离开梅吉。“与君相知远,不道云海深”,这时,拉尔夫成了梅吉的魂牵梦挂,而梅吉则成了拉尔夫的玫瑰灰烬。
一别已近十年,拉尔夫已荣升红衣主教,但他心中的理想除了上帝,还藏着玫瑰,梅吉是他生活中最美丽的人的形象和最美好的怀念。他找到了她,此时梅吉已成他人妻并正在难产中,短暂的相见之后,他带着梅吉对他的怨恨离开。
44岁时他又找到了正在独自度假中的梅吉,他爱上梅吉已经16年了,(p296页)难以置信的漫长的16年,长期对爱的压抑与灵魂的完美经过激烈的斗争,在梅吉面前冰消瓦解。在麦克劳克岛几天的相聚时光,激情燃烧,缱绻缠绵……
激情最终留给了梅吉另一个希望,他得到了拉尔夫的儿子。而拉尔夫在爱情面前还是输给了神,成了一位真正的男人。
写到这里有点心酸,爱情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觑,理智屈从于情欲,理智在肉体的热情中泯灭,错误往往由此开始。
再说梅吉最终还是输给了命运,她从上帝那偷来的东西终归还是还给了上帝,他的儿子戴因在度假时为救人而溺水身亡,这真是极大的讽刺。拉尔夫是上帝的,梅吉偷了拉尔夫的儿子,偷来的东西终究是要还的,更何况那是上帝的。拉尔夫在戴恩死后才得知真相,最终因悲恸在梅吉怀里与世长辞。不过,就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才真正读懂梅吉的坚韧,能够放下感情去见上帝,这才能更忠于上帝。
有时候觉得自己浅薄的文字功底真很难表达出内心全部的情感,就如此刻,写着写着就断电了,手指在键盘上无从安放。也或许应该说是在伟大的爱情面前,文字都是苍白的,以我之笔,真难叙写这沉痛的爱之篇章。
中午写了导图,刚码字的时候才想起对拉尔夫神父的年龄上推算失误,原因就是那句16年,16年后的情深缠绵,应该是从两人相识算起,我算成了第一次分别的时间。所以一错再错,导致在年龄上全写错了。
本来还想再写一下梅吉的女儿朱丝婷的爱情观,但眼皮直打架,这两天受凉有点小感冒,实在是精疲力竭了,就此搁笔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