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投递了腾讯,隔了两天收到了笔试邀请。
笔试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题,还有一道论述大题。时间为一个半小时。选择题主要考逻辑,比较像行测。论述题就是围绕一些产品设计的问题。
笔试难度我自己感觉挺大的,主要是没有专门训练过答题技巧,好几次我算出来的答案根本没有对应的选项(感叹一下自己太菜了)。
笔试完了之后觉得肯定不通过,没想到第二天收到了群面通知(线上),面试时间是三天后。
按理说这个时间我可以充分准备了,但无奈这两天实习天天加班,当天上午系庆、下午党课、反正就是很多事碰到一起了。接下来从面试前中后做一点总结。
一、面试流程
面试前15分钟,进入腾讯会议,调试设备,检查语音和摄像头是否正常,等到人到齐了大家就开始了。我这场本来有8个人,有一个人临时没来,所以最后就是7个人。
面试开始,面试官给了一个题目,让每个人独立思考15分钟,可以使用一切工具,包括电脑手机等,然后也可以用本子或者电脑做记录。
时间到了,面试官喊停,然后问谁要做第一个答题的。当时我是最快打开语音举手的,所以就从我开始,每个人只有三分钟,超时会被打算,有三位同学就被打断了。
等7个人都说完自己的答案时,面试官说接下来每个人可以随机挑选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对方必须作答,作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最后每个人都提问之后,面试官就说那今天的面试到此结束,如果通过了初面就会发邮件通知并布置一份家庭作业。然后就直接解散会议了。
二、面试收获
回顾一下,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三点。
首先,腾讯的群面和之前常见的那种无领导讨论是不太一样的,没有自我介绍,直接就来解决问题。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而且最后直接结束会议,也没有给我们组员之间讨论的机会。下次线上群面之前,我一定提前三十分钟进入,争取多加几个小伙伴的联系方式,方便之后沟通交流。
其次,细节决定成败,当时我在上党课的过程中偷偷溜回去参加面试的,学校没有空的教室,室友又在睡觉,我只能在宿舍阳台上搭了个简易的台子准备面试,结果调试视频的过程中发现我的摄像头突然用不了,我退出了好几次才弄好。但是我用手机给电脑开热点又不稳定,面试官助手建议我换个网络,但是我们学校宿舍区域搜不到校园网,所以我只能改为直接用手机进入,索性在面试前弄好了没有耽误面试。但还是告诫自己,面试之前起码要试验设备三次,保证不出低级错误。
最后,多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我面的是HR类,但是当时群面的题目是产品设计,当时自己还是很懵逼的,而且听其他同学回答时,感觉他们都学的偏数据统计分析的一些专业。但我平时主要是文字类和沟通类工作,所以当时拿到题目感觉有些吃力,只是尽力去回答了。所以我也决心多看一些关于运营、产品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书,除了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融会贯通才能更好上手工作。
三、鼓励自己
虽然面试失败,但是我还是想告诉自己这场面试自己也有表现不错的时候。
一是抢到了第一个发言的机会。
二是我每次发言都没有超时,时间把控的比较好。
三是本来面腾讯的就有很多名校生,大家都非常优秀。能走到这一步说明自己的简历没有问题,笔试也还行,所以在这两方面还是要树立信心,继续完善。
四、行动提升
昨天的面试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更重要的还是未来。所以,列下计划,认真提升自己:
首先就是写下这篇文章,给自己的经历留下一个痕迹。
其次就是再把当时的题目认真梳理一下,给出一份答案,尤其要梳理思路,下次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不会慌乱了。
最后开始看运营和产品设计类的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又挖两个坑)
PS:再回到简书,我感觉自己习惯和心态上还是有很大变化,之前写一篇文章会打磨很久,现在写文章的水平确实退化了很多,也不注重修饰了,但是没关系。重拾习惯的第一步是慢慢来,先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写下去吧,我会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