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中了解到《奇特的一生》这本书。
这部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如何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故事。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器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钟,在他身上已经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他同别人一起散步,虽然没有看表,但在能精确地感知时间。
虽然我也是把日子按“分钟”过的人,但好像不是太关注每件事花费的时间,往往一沉浸到事中就忘了时间。我的理解,柳比歇夫如此关注时间的意义在于,这样做他可以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将其狭窄到极限,达到专注的境界。我也很沉迷这种“专注”的境界,别无杂念,完全放空的状态,就像《心流》那本书中提到的状态。只是很难自我控制,我想他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地让自己进入这一境界。
就像很多书中提到“时间管理”、“能量管理”的概念,我觉得“时间管理真正是精力管理”。如何分配精力、保存精力、集中精力,决定一个人的能力。精力达不到的时间延长,其实就是浪费时间。
柳比歇夫的五条时间守则:
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看看他这五条原则,无不是分配精力、保存精力的做法,最后一条是有意识地分散精力,有研究认为,精力分散的状态下,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工作。
书中提到,柳比歇夫送大儿子上前线,后来又送小儿子,两次送别,他的自己记载里都同样的不动感情。他被撤过职,挨过整,受到过威胁恐吓,但也有过胜利,有个喜庆的日子,有过天伦之乐——这一切,在他的日记里都没有发现一点痕迹。
如此冷静客观地记录,而丝毫不带情感。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精力管理”的表现,随时关闭情感通道,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打扰。记得高考前,我从一个学霸级的朋友那里学会,如何屏蔽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做到“毫无情绪”。当自己有意识地控制,做到之后,可以冷静地分析问题,完全不受外界干扰,达到最好的状态,在父母老师唠叨时,在同学竞争压力下,特别是在考场上遇到难题时,提醒自己“别带情绪”,非常见效。
书中描写的主人翁柳比歇夫的一生之“奇特”,是对他做人做事不同于常人的形容。其实作者一直强调柳比歇夫奇怪的个性,奇怪的工作方法。而我也觉得,像我这种人常常不容易被人理解,会被认为是“冷漠的怪物”。人性,到底是社会舆论的温情,还是个体对自己活着的感受?追求人性,到底是成为备受称赞的道德楷模,还是宁愿冒着不被理解的险也要寻找意志自由?
我专注起来会变得“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为此常常引起别人的愤怒。也有时我为了屏蔽一些干扰情绪的评论,会突然对某人置之不理,或者恶语相击,让人觉得我说翻脸就翻脸,不可理喻,也因此尽量避而远之。我倒挺享受这种没人爱搭理的状态。但是,对于可以交流的人我会完全不一样。
以上是我对《奇特的一生》的个人理解。
最后,引用作者格拉宁的感叹,表达读后感中澎湃的憧憬:
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
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
可以读大量的书籍
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
可以出门旅行
可以饱听音乐
可以教育子女
可以在向乡下居住
也可以在城里居住
可以栽培植物
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如果我们继续慢慢吞吞
拖延时日,逃避使命
那么生活就不等人了
柳比歇夫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既然能有一次
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两次
不能每天都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