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案子,很简单的案情很扎实的证据,但是有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前情提要,一般法官也不会去审查这个前提,自然而然我忽视了这一部分。而庭审中对方律师抓住了这个部位,在这个站不住脚的、甚至只有观点没有证据的地方,大放厥词,庭审经验尚浅、准备又有所欠缺的我,在必胜的案子里失去了主动权。
好在,这个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要法官站在案由上,不偏离审查中心点,是没有太多问题的。但,没有一个律师在拿到胜诉判决书之前,能说自己对判决结果十拿九稳,对这个案子我更不敢。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法官面对一千个案情类似的案件也会做出不同的审判结果。我必须慎之又慎,偶尔试探一下法官思路...
经此一役我在想,律师之于我,到底是什么?我是一个看上去极其温柔的女生,瘦弱且乖巧,虽然不一定真是听话且乖巧的小孩,但在生活社交中一直是支支吾吾、含混其词,都行都可以没啥主见的角色,不会挑大梁,聚会派对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是一个“没用”的存在。而律师,是一个针锋相对、直面风险的职业。律师之于企业,是保驾护航的作用,企业迎风发展旅途中,大方面签项目合同起草、风险把控,小方面员工挪用资金、劳动争议,没有律师,累死老板;律师之于个人,是指引方向、维护权益的作用,没有借条的借款、没签劳动合同的工伤、要不回来的工程款、失足落水的小孩,没有律师,你逮着对方骂呀闹啊,没人理会没人理赔,但这些人在接到法院电话后反馈给你的又是一张笑脸了...是啊,律师是这样一个“有用”的角色。
成为一名律师,若非含糊的混日子,日常必须是有价值有担当的。律师的时间很宝贵,完成是要比完美重要的,因为来不及事事完美,但及时提交上去,在反复的回看思考中,是比自己盲目纠结某一点收获的多。律师的职业性质是要不断去对抗的,反驳对方律师、反驳检察官,甚至反驳法官;是要去提出意见、吹毛求疵,有理有据但没理也能辩三分的;是能独自承担责任、对抗风险的,没有任何人在前方在身边护着陪着,仿佛自己创业般的彷徨与孤独;是不服输,有野心,敢争先,一审、二审、重审、再审,一层一层一阶一阶,越战越难,越挫越勇的...提到律师这个词汇,不止是影视剧里,似乎都是闪闪发光、精英中的精英味道。
这是我吗?这和我一直以来展示的社交面貌,是相反的吧?
我还是一个完不成既定任务就会一直焦虑,甚至睡不好觉的人,我的责任感、使命感自我感觉是极其强烈的,但拖沓的性格,放纵的享乐主义思想,欲望占据大脑,是个不愿意吃苦的人。我也想勇于攀登,我也向往成为事业女性,再难不怕难再惨不说惨,但我总是害怕独立面对风险承受后果..我的人生里还没有独自做过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我从来没有站在舞台上,让聚光灯打在我身上,我没有成为过焦点,即便我总是想尝试,但过于平庸的资质,实在没有平台可以给我发挥。
我也想站在台上,我也想成为焦点!
是啊,在我所在的律所,再温柔的女律师,不会说都行、都可以,她们表达观点不含糊,思维逻辑清晰有重点,竭尽全力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并会维护自己,不做老好人,事事有态度,我想,榜样就在身边,为什么我不去学习呢。为什么我日复一日的焦虑呢?我想能够完成我每天设置给自己的任务,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脑部分泌的多巴胺,是多么的快乐,我喜欢,我享受,这种事情是刷多少个小视频,看别人进步都体会不到的感觉。
总是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其实我做的这些小案子,甚至以后我出师了能做一些大标的案件,律师只是一个帮助作用,决策人始终是当事人自己,律师不是当事人的稻草和浮木,一定要纠正这个误区,律师只是在法律面前说真话办实事,拿多少钱发挥多少作用,并没有可以替当事人逆天改命的能力,
一些随笔,感觉自己真的是很容易虎头蛇尾,所以事情一定要一鼓作气的完成,分几次真的是太不适合我了,因为每次看到都会腻,当最后一次看完任务之后,就会再也不愿意回头复盘,这习惯很不好。